tc
sc
en
最新文章
判斷專注力好壞就是看時長?心理輔導專家:「九成父母都做錯了!」
發表於
2019-07-26

「天吶,為什麼我的孩子一做數學作業就動個不停?」、「為什麼他總能在上課時和同學聊起天來?」在家長的靈魂發問中,一個個粗心大意、做事拖拉、動起來像小馬駒、話匣子一打開就喋喋不休的形象躍然紙上。面對老師的耳提面命、家長的千叮萬囑,這群小朋友還是「我行我素」,不專心的毛病似乎總也改不過來,更有甚者被貼上了「不愛學習」的標籤。孩子過於活潑好動令家長頭疼萬分,甚至有些爸爸媽媽暗暗懷疑孩子是不是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



易分神= ADHD?


「其實孩子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和ADHD是兩碼事。」漢鼎書院的社工及心理輔導員甘曉琳介紹道,「ADHD是指孩子對每一件事情都無法集中精力,而如果孩子只是在做某一些事情時才坐不住,那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例如是對正在做的事情沒興趣,所以缺乏學習動機;也有可能是周遭的環境令他分心,而事情本身太難或是太簡單、沒挑戰性同樣會影響到孩子的專注力。」



「專注力是認知過程中的一種能力,能令人排除外界的紛擾,從而專心並持續地進行某項活動。」甘老師介紹道,「它其實是腦袋裡一種有限的資源。」這種資源在使用過程中是需要消耗人的能量的,一旦能量用完,注意力便很難再集中,「哪怕意念上想做,也未必能控製得了」,甘老師說道。



專注力集中=關注時間長?


不知你是否也會常常檢討自己「經常寫一會兒報告就想去刷微博、回微信」,甚是影響工作和學習效率?沒錯,在資訊發達的信息時代,各類電子產品被設計得越來越吸引人注意,商家賺得盆滿缽滿,而人卻隨之越來越容易分心。而如何準確定位、分析並挑選信息的能力,成為了成功路上的必備技能之一。



「專注力是成功完成事情的基礎,也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必備條件之一,其差異能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自我形象甚至個人成長。」甘老師補充道,不少家長對孩子專注力的認識上都存在一定誤區。我們常說的專注力集中,既可以看孩子專注力的持久程度,又要看他是否能靈活地調動專注力並聚焦到重要或是有用的事情上



持久性的專注力,即孩子針對一件事進入忘我的狀態,甚至連外界的幹擾都沒法打斷他,直至他成功完成為止。而從另一層面上說,專注力也可以是選擇性和轉換性的,即孩子選擇恰當的事物關注並能從其他的幹擾中抽離出來,或是被打斷後會將注意力從無用的事物上抽離出來,並重新定位及聚焦在有意義的事情上。甘老師說,孩子除了學習,吃喝玩樂也需要專注力。她舉例道,小朋友在休息時玩電子遊戲的過程中是全情投入的,而家長則需要在小息後幫助他們迅速將專注力從遊戲上抽離出來,並投放到寫作業或是看書上。



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例如在家時,家長要為孩子佈置一個整潔的學習環境,孩子的書桌上只放書本、文具等學習用品,玩具、零食、電子用品都不應該出現在孩子視線範圍內。當孩子學習時,家長也盡可能不進進出出或是煲電話粥,製造雜音。」甘老師建議道。



而令某些家長不解的是,自己都時時刻刻陪在孩子身邊做作業了,怎麼他還能走神呢?「父母的時刻陪伴,有時也會給小朋友造成壓力,他們會不自覺地將注意力放在父母身上,反而無法將注意力擺在面前的書本上。甚至父母小幅度活動一下手腳,他們都能迅速注意到。」



甘老師建議家長先和孩子討論喜歡的學習方式,然後和他們一起製作學習時間表,細化小朋友的學習任務。「這樣做一方面能細化孩子的目標,讓他知道該『正確地注意什麼』,而不是漫無目標地投放注意力。」一般來說,小一、二的學生約有20分鐘的專注力,而四五年級的孩子則可以堅持40分鐘了。換言之,家長可以根據小朋友專注力的持久情況來安排作息時間。「例如,對於小一學生來說,家長可以每隔15-20分鐘進書房檢查他們的學習進度,以此類推。」甘老師說,「有些家長會擔心,如果這樣『鬆散』地管理,孩子第二天會交白卷。其實與其天天『擔心受怕』,不如趁早教會孩子什麼是應該做的、讓他們學會承擔後果。」遇到這類情況時,甘老師建議家長可以和老師事先溝通好,「孩子不專注、沒有完成作業」,並希望老師給予適度的懲罰。「在家校配合的同時,家長和老師各自的角色要分清楚。父母角色歸位,親子關係才不容易在過度的緊張和約束中搞砸。」甘老師提示道。



而對於家長和老師都十分「熱衷」的罰抄,甘老師則覺得效果可能未必理想。「因為重複抄寫到後來,孩子們的注意力就會分散,他其實就是手在動,沒有用腦袋記住。」



如何拉回神遊的娃?


那針對孩子已經不知神遊到哪裡的注意力,除了「懸梁刺股」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他迅速回神呢?



「正念教育」,就不失為一個好方法。漢鼎書院將在新學期引入「正念教育」,幫助孩子有系統地訓練專注力。甘老師介紹說,「我們將專注力和覺察力的培養稱為『正念』,它是讓人有意識地察覺並專注當下這一刻。」人們常常會發現一些亂七八糟又毫無意義的思緒,都是由過去某件事或未來某個計劃而引發的連鎖反應。而這些思緒讓我們思緒混亂、錯失當下,絲毫沒有什麼積極正向的影響。而相對於成年人來說,小孩很自然就能保持正念,因為他們總是活在當下時刻,心思比較不會被過去和未來佔領。「我們要做的就是不傷害他們開放、活在當下的自然品質,而是去增強、引導這種品質繼續發展。」甘老師說。而藉著練習正念和察覺,孩子們會學會按下「暫定鍵」、平復腦海中翻騰的思緒、管控情緒,同時把神遊的注意力從他處拉回來,集中在課堂上、關注當下。



那麼,如何通過正念的訓練,培養孩子們的專注力呢?



「正念的訓練意在孩子能從無意義或是無用的事情上馬上將注意力和關注轉移至有價值的事情上。」甘老師介紹道,「這種專注力的訓練有點類似於運動,沒法即刻看到效果或是達到質變,但是只要從小堅持培養,小朋友專注力的持久情況就會得到慢慢改善。」正念訓練的第一步,便是讓孩子們學會關注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呼吸是人的本能,但其實它就像是連接身體和心靈的橋樑。」甘老師說,很多時候我們常會發現自己「身在曹營心在漢」。而呼吸的練習,能夠讓孩子們迅速排除雜念,感受此時此刻。「單是呼吸訓練,可能就需要訓練大半個學期了。」而等孩子們掌握了呼吸訓練的訣竅之後,甘老師會通過遊戲,讓孩子們將自己想像成青蛙——既能夠一次跳得很遠,又可以靜止不動、蓄勢待發。而此刻的孩子,自然就是一隻隻安靜的小青蛙,認真地觀察周遭發生的事情,留意當下聽到的聲音、聞到的氣味,將「頑皮」的注意力「釘」在當下。「正念練習常常需要孩子去觀察正在做的事情,比如吃飯、聽課等等。很多小朋友都會問,我每天都會吃飯、聽老師上課,難道我連自己正在做什麼都不清楚嗎?」甘老師說,「事實上,正念是讓他們對正在進行的事情深度關注,而非那種模糊不清的知道。今天的飯是不是偏硬?老師說的這個知識點是不是可以和昨天說的內容聯繫起來?這些看似平時不會關注到或是不會想到的事情,恰恰是最鍛煉我們思維的地方。」



在用正念訓練孩子們專注力的同時,甘老師還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多做筆記,「有研究表明,做筆記不僅能讓孩子們注意力集中在老師所講解的內容上,同時這也是孩子們對新知識的內化過程——將聽到、看到的內容做整理分析,再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這些做筆記的孩子,對課堂內容的吸收程度比不做筆記、光聽的孩子要高7倍。」



「家長切記不要將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等同於他不愛學習,而是要幫助他有意識且系統地訓練,方能最大程度開發注意力這種稀缺資源。」甘老師強調道。



那麼,靈魂拷問來了:在看這篇文章時,你分心了多少次呢?(微笑)



最新文章
判断专注力好坏就是看时长?心理辅导专家:“九成父母都做错了!”
发表于
2019-07-26

“天吶,为什么我的孩子一做数学作业就动个不停?”、“为什么他总能在上课时和同学聊起天来?”在家长的灵魂发问中,一个个粗心大意、做事拖拉、动起来像小马驹、话匣子一打开就喋喋不休的形象跃然纸上。面对老师的耳提面命、家长的千叮万嘱,这群小朋友还是“我行我素”,不专心的毛病似乎总也改不过来,更有甚者被贴上了“不爱学习”的标签。孩子过于活泼好动令家长头疼万分,甚至有些爸爸妈妈暗暗怀疑孩子是不是有专注力不足/过度活跃症(ADHD)。



易分神= ADHD?


“其实孩子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和ADHD是两码事。”汉鼎书院的社工及心理辅导员甘晓琳介绍道,“ADHD是指孩子对每一件事情都无法集中精力,而如果孩子只是在做某一些事情时才坐不住,那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例如是对正在做的事情没兴趣,所以缺乏学习动机;也有可能是周遭的环境令他分心,而事情本身太难或是太简单、没挑战性同样会影响到孩子的专注力。”



“专注力是认知过程中的一种能力,能令人排除外界的纷扰,从而专心并持续地进行某项活动。”甘老师介绍道,“它其实是脑袋里一种有限的资源。”这种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是需要消耗人的能量的,一旦能量用完,注意力便很难再集中,“哪怕意念上想做,也未必能控制得了”,甘老师说道。



专注力集中=关注时间长?


不知你是否也会常常检讨自己“经常写一会儿报告就想去刷微博、回微信”,甚是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没错,在资讯发达的信息时代,各类电子产品被设计得越来越吸引人注意,商家赚得盆满钵满,而人却随之越来越容易分心。而如何准确定位、分析并挑选信息的能力,成为了成功路上的必备技能之一。



“专注力是成功完成事情的基础,也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备条件之一,其差异能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自我形象甚至个人成长。”甘老师补充道,不少家长对孩子专注力的认识上都存在一定误区。我们常说的专注力集中,既可以看孩子专注力的持久程度,又要看他是否能灵活地调动专注力并聚焦到重要或是有用的事情上



持久性的专注力,即孩子针对一件事进入忘我的状态,甚至连外界的干扰都没法打断他,直至他成功完成为止。而从另一层面上说,专注力也可以是选择性和转换性的,即孩子选择恰当的事物关注并能从其他的干扰中抽离出来,或是被打断后会将注意力从无用的事物上抽离出来,并重新定位及聚焦在有意义的事情上。甘老师说,孩子除了学习,吃喝玩乐也需要专注力。她举例道,小朋友在休息时玩电子游戏的过程中是全情投入的,而家长则需要在小息后帮助他们迅速将专注力从游戏上抽离出来,并投放到写作业或是看书上。



如何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例如在家时,家长要为孩子布置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孩子的书桌上只放书本、文具等学习用品,玩具、零食、电子用品都不应该出现在孩子视线范围内。当孩子学习时,家长也尽可能不进进出出或是煲电话粥,制造杂音。”甘老师建议道。



而令某些家长不解的是,自己都时时刻刻陪在孩子身边做作业了,怎么他还能走神呢?“父母的时刻陪伴,有时也会给小朋友造成压力,他们会不自觉地将注意力放在父母身上,反而无法将注意力摆在面前的书本上。甚至父母小幅度活动一下手脚,他们都能迅速注意到。”



甘老师建议家长先和孩子讨论喜欢的学习方式,然后和他们一起制作学习时间表,细化小朋友的学习任务。“这样做一方面能细化孩子的目标,让他知道该‘正确地注意什么’,而不是漫无目标地投放注意力。”一般来说,小一、二的学生约有20分钟的专注力,而四五年级的孩子则可以坚持40分钟了。换言之,家长可以根据小朋友专注力的持久情况来安排作息时间。“例如,对于小一学生来说,家长可以每隔15-20分钟进书房检查他们的学习进度,以此类推。”甘老师说,“有些家长会担心,如果这样‘松散’地管理,孩子第二天会交白卷。其实与其天天‘担心受怕’,不如趁早教会孩子什么是应该做的、让他们学会承担后果。”遇到这类情况时,甘老师建议家长可以和老师事先沟通好,“孩子不专注、没有完成作业”,并希望老师给予适度的惩罚。“在家校配合的同时,家长和老师各自的角色要分清楚。父母角色归位,亲子关系才不容易在过度的紧张和约束中搞砸。”甘老师提示道。



而对于家长和老师都十分“热衷”的罚抄,甘老师则觉得效果可能未必理想。“因为重复抄写到后来,孩子们的注意力就会分散,他其实就是手在动,没有用脑袋记住。”



如何拉回神游的娃?


那针对孩子已经不知神游到哪里的注意力,除了“悬梁刺股”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他迅速回神呢?



“正念教育”,就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汉鼎书院将在新学期引入“正念教育”,帮助孩子有系统地训练专注力。甘老师介绍说,“我们将专注力和觉察力的培养称为‘正念’,它是让人有意识地察觉并专注当下这一刻。”人们常常会发现一些乱七八糟又毫无意义的思绪,都是由过去某件事或未来某个计划而引发的连锁反应。而这些思绪让我们思绪混乱、错失当下,丝毫没有什么积极正向的影响。而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小孩很自然就能保持正念,因为他们总是活在当下时刻,心思比较不会被过去和未来占领。“我们要做的就是不伤害他们开放、活在当下的自然品质,而是去增强、引导这种品质继续发展。”甘老师说。而借着练习正念和察觉,孩子们会学会按下“暂定键”、平复脑海中翻腾的思绪、管控情绪,同时把神游的注意力从他处拉回来,集中在课堂上、关注当下。



那么,如何通过正念的训练,培养孩子们的专注力呢?



“正念的训练意在孩子能从无意义或是无用的事情上马上将注意力和关注转移至有价值的事情上。”甘老师介绍道,“这种专注力的训练有点类似于运动,没法即刻看到效果或是达到质变,但是只要从小坚持培养,小朋友专注力的持久情况就会得到慢慢改善。”正念训练的第一步,便是让孩子们学会关注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呼吸是人的本能,但其实它就像是连接身体和心灵的桥梁。”甘老师说,很多时候我们常会发现自己“身在曹营心在汉”。而呼吸的练习,能够让孩子们迅速排除杂念,感受此时此刻。“单是呼吸训练,可能就需要训练大半个学期了。”而等孩子们掌握了呼吸训练的诀窍之后,甘老师会通过游戏,让孩子们将自己想象成青蛙——既能够一次跳得很远,又可以静止不动、蓄势待发。而此刻的孩子,自然就是一只只安静的小青蛙,认真地观察周遭发生的事情,留意当下听到的声音、闻到的气味,将“顽皮”的注意力“钉”在当下。“正念练习常常需要孩子去观察正在做的事情,比如吃饭、听课等等。很多小朋友都会问,我每天都会吃饭、听老师上课,难道我连自己正在做什么都不清楚吗?”甘老师说,“事实上,正念是让他们对正在进行的事情深度关注,而非那种模糊不清的知道。今天的饭是不是偏硬?老师说的这个知识点是不是可以和昨天说的内容联系起来?这些看似平时不会关注到或是不会想到的事情,恰恰是最锻炼我们思维的地方。”



在用正念训练孩子们专注力的同时,甘老师还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做笔记,“有研究表明,做笔记不仅能让孩子们注意力集中在老师所讲解的内容上,同时这也是孩子们对新知识的内化过程——将听到、看到的内容做整理分析,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这些做笔记的孩子,对课堂内容的吸收程度比不做笔记、光听的孩子要高7倍。”



“家长切记不要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等同于他不爱学习,而是要帮助他有意识且系统地训练,方能最大程度开发注意力这种稀缺资源。”甘老师强调道。



那么,灵魂拷问来了:在看这篇文章时,你分心了多少次呢?(微笑)

Latest Articles
判斷專注力好壞就是看時長?心理輔導專家:「九成父母都做錯了!」
Published on
Jul 26, 2019
Chinese version only

「天吶,為什麼我的孩子一做數學作業就動個不停?」、「為什麼他總能在上課時和同學聊起天來?」在家長的靈魂發問中,一個個粗心大意、做事拖拉、動起來像小馬駒、話匣子一打開就喋喋不休的形象躍然紙上。面對老師的耳提面命、家長的千叮萬囑,這群小朋友還是「我行我素」,不專心的毛病似乎總也改不過來,更有甚者被貼上了「不愛學習」的標籤。孩子過於活潑好動令家長頭疼萬分,甚至有些爸爸媽媽暗暗懷疑孩子是不是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



易分神= ADHD?


「其實孩子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和ADHD是兩碼事。」漢鼎書院的社工及心理輔導員甘曉琳介紹道,「ADHD是指孩子對每一件事情都無法集中精力,而如果孩子只是在做某一些事情時才坐不住,那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例如是對正在做的事情沒興趣,所以缺乏學習動機;也有可能是周遭的環境令他分心,而事情本身太難或是太簡單、沒挑戰性同樣會影響到孩子的專注力。」



「專注力是認知過程中的一種能力,能令人排除外界的紛擾,從而專心並持續地進行某項活動。」甘老師介紹道,「它其實是腦袋裡一種有限的資源。」這種資源在使用過程中是需要消耗人的能量的,一旦能量用完,注意力便很難再集中,「哪怕意念上想做,也未必能控製得了」,甘老師說道。



專注力集中=關注時間長?


不知你是否也會常常檢討自己「經常寫一會兒報告就想去刷微博、回微信」,甚是影響工作和學習效率?沒錯,在資訊發達的信息時代,各類電子產品被設計得越來越吸引人注意,商家賺得盆滿缽滿,而人卻隨之越來越容易分心。而如何準確定位、分析並挑選信息的能力,成為了成功路上的必備技能之一。



「專注力是成功完成事情的基礎,也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必備條件之一,其差異能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自我形象甚至個人成長。」甘老師補充道,不少家長對孩子專注力的認識上都存在一定誤區。我們常說的專注力集中,既可以看孩子專注力的持久程度,又要看他是否能靈活地調動專注力並聚焦到重要或是有用的事情上



持久性的專注力,即孩子針對一件事進入忘我的狀態,甚至連外界的幹擾都沒法打斷他,直至他成功完成為止。而從另一層面上說,專注力也可以是選擇性和轉換性的,即孩子選擇恰當的事物關注並能從其他的幹擾中抽離出來,或是被打斷後會將注意力從無用的事物上抽離出來,並重新定位及聚焦在有意義的事情上。甘老師說,孩子除了學習,吃喝玩樂也需要專注力。她舉例道,小朋友在休息時玩電子遊戲的過程中是全情投入的,而家長則需要在小息後幫助他們迅速將專注力從遊戲上抽離出來,並投放到寫作業或是看書上。



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例如在家時,家長要為孩子佈置一個整潔的學習環境,孩子的書桌上只放書本、文具等學習用品,玩具、零食、電子用品都不應該出現在孩子視線範圍內。當孩子學習時,家長也盡可能不進進出出或是煲電話粥,製造雜音。」甘老師建議道。



而令某些家長不解的是,自己都時時刻刻陪在孩子身邊做作業了,怎麼他還能走神呢?「父母的時刻陪伴,有時也會給小朋友造成壓力,他們會不自覺地將注意力放在父母身上,反而無法將注意力擺在面前的書本上。甚至父母小幅度活動一下手腳,他們都能迅速注意到。」



甘老師建議家長先和孩子討論喜歡的學習方式,然後和他們一起製作學習時間表,細化小朋友的學習任務。「這樣做一方面能細化孩子的目標,讓他知道該『正確地注意什麼』,而不是漫無目標地投放注意力。」一般來說,小一、二的學生約有20分鐘的專注力,而四五年級的孩子則可以堅持40分鐘了。換言之,家長可以根據小朋友專注力的持久情況來安排作息時間。「例如,對於小一學生來說,家長可以每隔15-20分鐘進書房檢查他們的學習進度,以此類推。」甘老師說,「有些家長會擔心,如果這樣『鬆散』地管理,孩子第二天會交白卷。其實與其天天『擔心受怕』,不如趁早教會孩子什麼是應該做的、讓他們學會承擔後果。」遇到這類情況時,甘老師建議家長可以和老師事先溝通好,「孩子不專注、沒有完成作業」,並希望老師給予適度的懲罰。「在家校配合的同時,家長和老師各自的角色要分清楚。父母角色歸位,親子關係才不容易在過度的緊張和約束中搞砸。」甘老師提示道。



而對於家長和老師都十分「熱衷」的罰抄,甘老師則覺得效果可能未必理想。「因為重複抄寫到後來,孩子們的注意力就會分散,他其實就是手在動,沒有用腦袋記住。」



如何拉回神遊的娃?


那針對孩子已經不知神遊到哪裡的注意力,除了「懸梁刺股」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他迅速回神呢?



「正念教育」,就不失為一個好方法。漢鼎書院將在新學期引入「正念教育」,幫助孩子有系統地訓練專注力。甘老師介紹說,「我們將專注力和覺察力的培養稱為『正念』,它是讓人有意識地察覺並專注當下這一刻。」人們常常會發現一些亂七八糟又毫無意義的思緒,都是由過去某件事或未來某個計劃而引發的連鎖反應。而這些思緒讓我們思緒混亂、錯失當下,絲毫沒有什麼積極正向的影響。而相對於成年人來說,小孩很自然就能保持正念,因為他們總是活在當下時刻,心思比較不會被過去和未來佔領。「我們要做的就是不傷害他們開放、活在當下的自然品質,而是去增強、引導這種品質繼續發展。」甘老師說。而藉著練習正念和察覺,孩子們會學會按下「暫定鍵」、平復腦海中翻騰的思緒、管控情緒,同時把神遊的注意力從他處拉回來,集中在課堂上、關注當下。



那麼,如何通過正念的訓練,培養孩子們的專注力呢?



「正念的訓練意在孩子能從無意義或是無用的事情上馬上將注意力和關注轉移至有價值的事情上。」甘老師介紹道,「這種專注力的訓練有點類似於運動,沒法即刻看到效果或是達到質變,但是只要從小堅持培養,小朋友專注力的持久情況就會得到慢慢改善。」正念訓練的第一步,便是讓孩子們學會關注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呼吸是人的本能,但其實它就像是連接身體和心靈的橋樑。」甘老師說,很多時候我們常會發現自己「身在曹營心在漢」。而呼吸的練習,能夠讓孩子們迅速排除雜念,感受此時此刻。「單是呼吸訓練,可能就需要訓練大半個學期了。」而等孩子們掌握了呼吸訓練的訣竅之後,甘老師會通過遊戲,讓孩子們將自己想像成青蛙——既能夠一次跳得很遠,又可以靜止不動、蓄勢待發。而此刻的孩子,自然就是一隻隻安靜的小青蛙,認真地觀察周遭發生的事情,留意當下聽到的聲音、聞到的氣味,將「頑皮」的注意力「釘」在當下。「正念練習常常需要孩子去觀察正在做的事情,比如吃飯、聽課等等。很多小朋友都會問,我每天都會吃飯、聽老師上課,難道我連自己正在做什麼都不清楚嗎?」甘老師說,「事實上,正念是讓他們對正在進行的事情深度關注,而非那種模糊不清的知道。今天的飯是不是偏硬?老師說的這個知識點是不是可以和昨天說的內容聯繫起來?這些看似平時不會關注到或是不會想到的事情,恰恰是最鍛煉我們思維的地方。」



在用正念訓練孩子們專注力的同時,甘老師還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多做筆記,「有研究表明,做筆記不僅能讓孩子們注意力集中在老師所講解的內容上,同時這也是孩子們對新知識的內化過程——將聽到、看到的內容做整理分析,再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這些做筆記的孩子,對課堂內容的吸收程度比不做筆記、光聽的孩子要高7倍。」



「家長切記不要將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等同於他不愛學習,而是要幫助他有意識且系統地訓練,方能最大程度開發注意力這種稀缺資源。」甘老師強調道。



那麼,靈魂拷問來了:在看這篇文章時,你分心了多少次呢?(微笑)



Sorry, your browser is out of date

We've noticed you're currently using an old version of IE.
We really recommend you update your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