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
sc
en
最新文章
漢鼎學子:當回「大學生」 跟著大學教授學STEM!
發表於
2019-04-18

STEM教育(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的縮寫)近年來在香港猶如雨後春筍,尤其是著力培養香港創新與科技人才的本地大學,紛紛抓住機遇「高校聯動」,而這次漢鼎書院也搭上了這趟「順風車」——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嶺南大學近日就為漢鼎書院的小學生和初中生量身訂做了STEM活動,讓這群孩子過了把「大學生」的癮。那麼,這群「大學生」會從STEM講座中尋找到什麼樣的樂趣呢?他們能否順利跟上大學教授的講課速度?他們的動手能力又是否能得到教授和導師的青眼呢?



漢鼎書院目前與香港多所知名高校都有緊密的學術合作,而近期香港城市大學數學系舉辦的「3D建模與STEM教育工作坊」,就點燃了漢鼎書院15位學生對數學、科學、科技及工程的熱情小宇宙。



「平時孩子們在學校就特別喜歡上STEM和創客空間課,一聽到還有大學教授帶他們做3D建模,都興奮得不行。」漢鼎書院STEM學部總監錢明教授說。這群七至十一年級的15位學生受城大數學系邀請,利用週末時間,在城市大學分三次完成合共24小時的課程學習。



在工作坊上,城市大學數學系的韓教授帶著孩子們探尋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並教孩子們如何用3D建模軟件設計製作一輛小車。「這個3D小車最特別的地方在於車輪。」韓教授介紹道,不僅要求學生把車輪設計成方形,還要能在曲線結構的道路上跑起來。



孩子們充分發揮了縝密的數學思維,通過計算輪子大小、車輪間距、車身重量、馬達及電池擺放位置,來確保3D車能既穩定又輕盈地「飛馳」在曲線路面上。然而工作坊上的時間怎麼夠這群孩子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呢?那就用平時課餘時間來補!在漢鼎校園裡,經常能見到這群孩子利用下課時間三五成群地討論自己設計的車輪大小,他們甚至還對各種車型做起了調研。在不斷完善自己設計的同時,他們還會不時去友鄰那兒互相「切磋討教」一番。遇到疑難雜症,這群孩子們還不忘「場外求助」漢鼎老師。



而原以為面對這樣高水準的工作坊,孩子們得費些氣力才能跟上大學教授的步伐、完成「艱巨」的挑戰,但沒想到的是,孩子們不僅能夠全程緊跟韓教授的指示,自己計算、畫圖、建模,一步步完成操作,還運用各種豐富的想象力為自己的「愛車」添加各種創新元素。




城市大學的教授們對漢鼎學生評價非常高,尤其是看到孩子們熟練地上手操作時,感到非常驚訝。「我們大部分孩子以往在漢鼎的科學課中已經接觸過類似的項目了。有基礎,上手自然就快啦!」錢教授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學習能力非常強,也極富探索精神,老師只要給予清晰的引導,他們就能夠舉一反三,用多元化的思路解決問題,創造無限種可能。」



錢教授笑言,孩子們對這三次工作坊相當投入,尤其是最後一次課,當他們看到這些方輪小車居然真的能跑起來時,無不歡呼雀躍。的確,歷經數據計算、平面設計、3D建模最後到獨具匠心的成品,這其中不僅蘊含著孩子們不落俗套的設計理念,更凝結了他們互補、互助的團隊精神。



錢教授介紹道,最快完成的那組,車身結構非常簡潔,所以方輪小車在曲線路上跑得既快又穩;而有的車就像F1賽車,流線型的外觀非常漂亮;也有的車當初設計想法很好,然而付諸實踐後卻出現了問題。「通過這個過程也希望孩子們能了解,不論是STEM實驗還是科學創作,都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更新和完善才能得到一個日趨完美的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大學還特意邀請了一位日本教授在工作坊期間給孩子們舉辦STEM講座,帶著孩子們一起動手設計製作了礦泉水開瓶器。當孩子們得知,這位教授是特意從日本飛來香港、舉辦完講座就得再飛回去時,紛紛和帶隊的錢教授說「好榮幸」、「太感動了」、「這樣的機會真是難得」。



無獨有偶,香港嶺南大學也為漢鼎五年級和七年級的孩子分別開設了機器人和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工作坊。



香港教育界的這股STEM浪潮近年來方興未艾。前有特區政府在2019-20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提出斥資5億港幣推動「中學 IT 創新實驗室」的計劃,讓學生盡早接觸人工智能、雲端運算、區塊鏈等創新科技;後有各大高校紛紛舉辦各類STEM工作坊,援助中小學的STEM教育。面對這樣的現狀,漢鼎書院要如何把握機遇,讓STEM教育惠及每一個學生呢?



在知識、技能和創新能力構建的三維科學課程體系中,STEM課和創客空間(Maker Space)一直是漢鼎書院科學課程的重中之重。從漢鼎第一節科學課開始,孩子們就不斷地訓練動手能力、培養創新精神了。錢教授介紹說:「我們STEM課和創客空間的主題必然是和孩子現階段所學的科學知識相關,再結合孩子們的認知、理解、動手、邏輯分析能力,設計一系列實驗操作,加深他們對所學知識點和概念間內在聯繫的理解。」



「與其說STEM是課程,不如說它是一種更能激發孩子想象力和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一種有別於傳統單一學科、注重書本知識的教育理念。」他續言。打破了各個學科間的條條框框,STEM課堂上,老師們用跨學科的形式,更好地激發不同學習特點的孩子。通過孩子們各自感興趣的學科,帶動他們不擅長或是陌生的知識領域。



不論是STEM課,還是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將有趣的創意付諸行動的創客空間課,最終都是回歸教育的初衷,做到真正的「學以致用」。




錢教授介紹說,受傳統教育理念、STEM專業師資、場地、教具等影響,香港STEM教育的發展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落後,尤其對比內地的一線城市。「從建校的第一周開始,漢鼎的孩子們就已經開始了STEM和創客空間課,我們的理念是超前的。」錢教授以二年級孩子為例,一週三節科學課和兩節STEM及創客空間課,這五節課加起來有超過一半的時間需要自己動手操作。「今後我們還會不遺餘力地繼續推動STEM活動,多參與校際間以及教育界開展的各類與STEM相關的活動,不斷地為科學課注入新鮮血液。孩子們定會受益無窮。」



據悉,漢鼎書院每年5月都會有大型的STEM WEEK活動。而這屆的活動,錢教授說會借鑒城市大學STEM活動的經驗,用沉浸式教學營造出一種科學創客的氛圍,為每個孩子提供適合自己的STEM項目,並訓練他們團隊合作、演示及個人表達的能力。「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學家,而漢鼎的科學課程將賦予孩子們改變世界的科學知識、科學技能和科學頭腦。」錢教授說。




最新文章
汉鼎学子:当回“大学生” 跟着大学教授学STEM!
发表于
2019-04-18

STEM教育(科学、科技、工程及数学的缩写)近年来在香港犹如雨后春笋,尤其是着力培养香港创新与科技人才的本地大学,纷纷抓住机遇“高校联动”,而这次汉鼎书院也搭上了这趟“顺风车”——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岭南大学近日就为汉鼎书院的小学生和初中生量身订做了STEM活动,让这群孩子过了把“大学生”的瘾。那么,这群「大学生”会从STEM讲座中寻找到什么样的乐趣呢?他们能否顺利跟上大学教授的讲课速度?他们的动手能力又是否能得到教授和导师的青眼呢?



汉鼎书院目前与香港多所知名高校都有紧密的学术合作,而近期香港城市大学数学系举办的「3D建模与STEM教育工作坊”,就点燃了汉鼎书院15位学生对数学、科学、科技及工程的热情小宇宙。



“平时孩子们在学校就特别喜欢上STEM和创客空间课,一听到还有大学教授带他们做3D建模,都兴奋得不行。”汉鼎书院STEM学部总监钱明教授说。这群七至十一年级的15位学生受城大数学系邀请,利用周末时间,在城市大学分三次完成合共24小时的课程学习。



在工作坊上,城市大学数学系的韩教授带着孩子们探寻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教孩子们如何用3D建模软件设计制作一辆小车。“这个3D小车最特别的地方在于车轮。”韩教授介绍道,不仅要求学生把车轮设计成方形,还要能在曲线结构的道路上跑起来。



孩子们充分发挥了缜密的数学思维,通过计算轮子大小、车轮间距、车身重量、马达及电池摆放位置,来确保3D车能既稳定又轻盈地“飞驰”在曲线路面上。然而工作坊上的时间怎么够这群孩子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呢?那就用平时课余时间来补!在汉鼎校园里,经常能见到这群孩子利用下课时间三五成群地讨论自己设计的车轮大小,他们甚至还对各种车型做起了调研。在不断完善自己设计的同时,他们还会不时去友邻那儿互相“切磋讨教”一番。遇到疑难杂症,这群孩子们还不忘“场外求助”汉鼎老师。



而原以为面对这样高水准的工作坊,孩子们得费些气力才能跟上大学教授的步伐、完成“艰巨”的挑战,但没想到的是,孩子们不仅能够全程紧跟韩教授的指示,自己计算、画图、建模,一步步完成操作,还运用各种丰富的想象力为自己的“爱车”添加各种创新元素。




城市大学的教授们对汉鼎学生评价非常高,尤其是看到孩子们熟练地上手操作时,感到非常惊讶。“我们大部分孩子以往在汉鼎的科学课中已经接触过类似的项目了。有基础,上手自然就快啦!”钱教授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能力非常强,也极富探索精神,老师只要给予清晰的引导,他们就能够举一反三,用多元化的思路解决问题,创造无限种可能。”



钱教授笑言,孩子们对这三次工作坊相当投入,尤其是最后一次课,当他们看到这些方轮小车居然真的能跑起来时,无不欢呼雀跃。的确,历经数据计算、平面设计、3D建模最后到独具匠心的成品,这其中不仅蕴含着孩子们不落俗套的设计理念,更凝结了他们互补、互助的团队精神。



钱教授介绍道,最快完成的那组,车身结构非常简洁,所以方轮小车在曲线路上跑得既快又稳;而有的车就像F1赛车,流线型的外观非常漂亮;也有的车当初设计想法很好,然而付诸实践后却出现了问题。“通过这个过程也希望孩子们能了解,不论是STEM实验还是科学创作,都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更新和完善才能得到一个日趋完美的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大学还特意邀请了一位日本教授在工作坊期间给孩子们举办STEM讲座,带着孩子们一起动手设计制作了矿泉水开瓶器。当孩子们得知,这位教授是特意从日本飞来香港、举办完讲座就得再飞回去时,纷纷和带队的钱教授说“好荣幸”、“太感动了”、“这样的机会真是难得”。



无独有偶,香港岭南大学也为汉鼎五年级和七年级的孩子分别开设了机器人和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工作坊。



香港教育界的这股STEM浪潮近年来方兴未艾。前有特区政府在2019-20年度财政预算案中提出斥资5亿港币推动“中学 IT 创新实验室”的计划,让学生尽早接触人工智能、云端运算、区块链等创新科技;后有各大高校纷纷举办各类STEM工作坊,援助中小学的STEM教育。面对这样的现状,汉鼎书院要如何把握机遇,让STEM教育惠及每一个学生呢?



在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构建的三维科学课程体系中,STEM课和创客空间(Maker Space)一直是汉鼎书院科学课程的重中之重。从汉鼎第一节科学课开始,孩子们就不断地训练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了。钱教授介绍说:“我们STEM课和创客空间的主题必然是和孩子现阶段所学的科学知识相关,再结合孩子们的认知、理解、动手、逻辑分析能力,设计一系列实验操作,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点和概念间内在联系的理解。”



“与其说STEM是课程,不如说它是一种更能激发孩子想象力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一种有别于传统单一学科、注重书本知识的教育理念。”他续言。打破了各个学科间的条条框框,STEM课堂上,老师们用跨学科的形式,更好地激发不同学习特点的孩子。通过孩子们各自感兴趣的学科,带动他们不擅长或是陌生的知识领域。



不论是STEM课,还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将有趣的创意付诸行动的创客空间课,最终都是回归教育的初衷,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钱教授介绍说,受传统教育理念、STEM专业师资、场地、教具等影响,香港STEM教育的发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尤其对比内地的一线城市。“从建校的第一周开始,汉鼎的孩子们就已经开始了STEM和创客空间课,我们的理念是超前的。”钱教授以二年级孩子为例,一周三节科学课和两节STEM及创客空间课,这五节课加起来有超过一半的时间需要自己动手操作。“今后我们还会不遗余力地继续推动STEM活动,多参与校际间以及教育界开展的各类与STEM相关的活动,不断地为科学课注入新鲜血液。孩子们定会受益无穷。”



据悉,汉鼎书院每年5月都会有大型的STEM WEEK活动。而这届的活动,钱教授说会借鉴城市大学STEM活动的经验,用沉浸式教学营造出一种科学创客的氛围,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自己的STEM项目,并训练他们团队合作、演示及个人表达的能力。“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学家,而汉鼎的科学课程将赋予孩子们改变世界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和科学头脑。”钱教授说。



Latest Articles
漢鼎學子:當回「大學生」 跟著大學教授學STEM!
Published on
Apr 18, 2019
Chinese version only

STEM教育(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的縮寫)近年來在香港猶如雨後春筍,尤其是著力培養香港創新與科技人才的本地大學,紛紛抓住機遇「高校聯動」,而這次漢鼎書院也搭上了這趟「順風車」——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嶺南大學近日就為漢鼎書院的小學生和初中生量身訂做了STEM活動,讓這群孩子過了把「大學生」的癮。那麼,這群「大學生」會從STEM講座中尋找到什麼樣的樂趣呢?他們能否順利跟上大學教授的講課速度?他們的動手能力又是否能得到教授和導師的青眼呢?



漢鼎書院目前與香港多所知名高校都有緊密的學術合作,而近期香港城市大學數學系舉辦的「3D建模與STEM教育工作坊」,就點燃了漢鼎書院15位學生對數學、科學、科技及工程的熱情小宇宙。



「平時孩子們在學校就特別喜歡上STEM和創客空間課,一聽到還有大學教授帶他們做3D建模,都興奮得不行。」漢鼎書院STEM學部總監錢明教授說。這群七至十一年級的15位學生受城大數學系邀請,利用週末時間,在城市大學分三次完成合共24小時的課程學習。



在工作坊上,城市大學數學系的韓教授帶著孩子們探尋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並教孩子們如何用3D建模軟件設計製作一輛小車。「這個3D小車最特別的地方在於車輪。」韓教授介紹道,不僅要求學生把車輪設計成方形,還要能在曲線結構的道路上跑起來。



孩子們充分發揮了縝密的數學思維,通過計算輪子大小、車輪間距、車身重量、馬達及電池擺放位置,來確保3D車能既穩定又輕盈地「飛馳」在曲線路面上。然而工作坊上的時間怎麼夠這群孩子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呢?那就用平時課餘時間來補!在漢鼎校園裡,經常能見到這群孩子利用下課時間三五成群地討論自己設計的車輪大小,他們甚至還對各種車型做起了調研。在不斷完善自己設計的同時,他們還會不時去友鄰那兒互相「切磋討教」一番。遇到疑難雜症,這群孩子們還不忘「場外求助」漢鼎老師。



而原以為面對這樣高水準的工作坊,孩子們得費些氣力才能跟上大學教授的步伐、完成「艱巨」的挑戰,但沒想到的是,孩子們不僅能夠全程緊跟韓教授的指示,自己計算、畫圖、建模,一步步完成操作,還運用各種豐富的想象力為自己的「愛車」添加各種創新元素。




城市大學的教授們對漢鼎學生評價非常高,尤其是看到孩子們熟練地上手操作時,感到非常驚訝。「我們大部分孩子以往在漢鼎的科學課中已經接觸過類似的項目了。有基礎,上手自然就快啦!」錢教授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學習能力非常強,也極富探索精神,老師只要給予清晰的引導,他們就能夠舉一反三,用多元化的思路解決問題,創造無限種可能。」



錢教授笑言,孩子們對這三次工作坊相當投入,尤其是最後一次課,當他們看到這些方輪小車居然真的能跑起來時,無不歡呼雀躍。的確,歷經數據計算、平面設計、3D建模最後到獨具匠心的成品,這其中不僅蘊含著孩子們不落俗套的設計理念,更凝結了他們互補、互助的團隊精神。



錢教授介紹道,最快完成的那組,車身結構非常簡潔,所以方輪小車在曲線路上跑得既快又穩;而有的車就像F1賽車,流線型的外觀非常漂亮;也有的車當初設計想法很好,然而付諸實踐後卻出現了問題。「通過這個過程也希望孩子們能了解,不論是STEM實驗還是科學創作,都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更新和完善才能得到一個日趨完美的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大學還特意邀請了一位日本教授在工作坊期間給孩子們舉辦STEM講座,帶著孩子們一起動手設計製作了礦泉水開瓶器。當孩子們得知,這位教授是特意從日本飛來香港、舉辦完講座就得再飛回去時,紛紛和帶隊的錢教授說「好榮幸」、「太感動了」、「這樣的機會真是難得」。



無獨有偶,香港嶺南大學也為漢鼎五年級和七年級的孩子分別開設了機器人和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工作坊。



香港教育界的這股STEM浪潮近年來方興未艾。前有特區政府在2019-20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提出斥資5億港幣推動「中學 IT 創新實驗室」的計劃,讓學生盡早接觸人工智能、雲端運算、區塊鏈等創新科技;後有各大高校紛紛舉辦各類STEM工作坊,援助中小學的STEM教育。面對這樣的現狀,漢鼎書院要如何把握機遇,讓STEM教育惠及每一個學生呢?



在知識、技能和創新能力構建的三維科學課程體系中,STEM課和創客空間(Maker Space)一直是漢鼎書院科學課程的重中之重。從漢鼎第一節科學課開始,孩子們就不斷地訓練動手能力、培養創新精神了。錢教授介紹說:「我們STEM課和創客空間的主題必然是和孩子現階段所學的科學知識相關,再結合孩子們的認知、理解、動手、邏輯分析能力,設計一系列實驗操作,加深他們對所學知識點和概念間內在聯繫的理解。」



「與其說STEM是課程,不如說它是一種更能激發孩子想象力和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一種有別於傳統單一學科、注重書本知識的教育理念。」他續言。打破了各個學科間的條條框框,STEM課堂上,老師們用跨學科的形式,更好地激發不同學習特點的孩子。通過孩子們各自感興趣的學科,帶動他們不擅長或是陌生的知識領域。



不論是STEM課,還是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將有趣的創意付諸行動的創客空間課,最終都是回歸教育的初衷,做到真正的「學以致用」。




錢教授介紹說,受傳統教育理念、STEM專業師資、場地、教具等影響,香港STEM教育的發展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落後,尤其對比內地的一線城市。「從建校的第一周開始,漢鼎的孩子們就已經開始了STEM和創客空間課,我們的理念是超前的。」錢教授以二年級孩子為例,一週三節科學課和兩節STEM及創客空間課,這五節課加起來有超過一半的時間需要自己動手操作。「今後我們還會不遺餘力地繼續推動STEM活動,多參與校際間以及教育界開展的各類與STEM相關的活動,不斷地為科學課注入新鮮血液。孩子們定會受益無窮。」



據悉,漢鼎書院每年5月都會有大型的STEM WEEK活動。而這屆的活動,錢教授說會借鑒城市大學STEM活動的經驗,用沉浸式教學營造出一種科學創客的氛圍,為每個孩子提供適合自己的STEM項目,並訓練他們團隊合作、演示及個人表達的能力。「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學家,而漢鼎的科學課程將賦予孩子們改變世界的科學知識、科學技能和科學頭腦。」錢教授說。




Sorry, your browser is out of date

We've noticed you're currently using an old version of IE.
We really recommend you update your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