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
sc
en
最新文章
漢鼎小將征耶魯 群雄之間摘金銀
發表於
2019-12-06

在剛剛過去的11月,漢鼎書院三位學子便由創校校長蘇媛老師以及經濟科的胡競菲博士帶隊,遊學美國並參加了「世界學者盃」(World Scholar's Cup)耶魯大學冠軍賽。從「世界學者盃」首輪澳門區域賽和次輪馬尼拉全球賽過關斬將層層勝出后,三位漢鼎小將再次站在世界舞臺上,與全球2500名頂尖學子同場競技。在高中組四大決賽中,我們平均年齡13.3歲的隊伍面對平均年齡16.5歲的對手們,最終憑藉著穩定的實力發揮、扎實的心理素質與出色的應變能力載譽而歸,將眾多獎項收入囊中。



由曾就讀史丹福及哈佛大學的教育工作者Daniel Berdichevsky於2007年創辦的「世界學者盃」,現已成為吸引數以萬計來自70多個國家的學子同台競技的國際學術盛典。




秉承著跨越傳統比賽模式、歌頌愉快學習、以令參加者發揮最大潛能的「世界學者盃」其實是一個難度很高的比賽。參加者在兩日內要接受涵蓋科學、社會學、歷史、藝術&音樂、文學、通識6大學科的四項挑戰,包括團隊辯論、協同創作、個人學術挑戰和團隊搶答。



其中,團隊辯論環節以三輪連軸賽的方式進行,參賽者僅有十五分鐘時間準備被隨機分配的題目和立場。同時,話題包羅萬象,從學校生活到科技進步和人類發展的關係,再到邊緣化社會語境下人類對未知領域的包容精神。而協同創作的比賽,則是要求選手們就人文、藝術、科學、歷史、文學等領域的話題完成團體創意寫作。個人學術挑戰環節,需要孩子們就西方社會後現代主義語境下的各個學科分支的基本知識及發展狀況做出應答。最後一個團隊搶答環節中,孩子們要就100道不同學科分支的知識,在小組討論和邏輯推理後於15秒內選擇正確答案。



已經歷經了前兩輪的過五關斬六將,面對更強大的競爭對手與難題挑戰,漢鼎學子怎會打無把握之戰?為了備戰這場由耶魯大學主辦的冠軍賽,漢鼎八年級的Juwan、十年級的Jerry和Melinda四個月來,利用課餘時間跟著各科教學經驗豐富、知識儲備充裕的老師擴展知識面。他們不僅得根據題庫,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熟知上萬個知識概念的具體內容,還需要對它們的來龍去脈、彼此沿襲、彼此區別、理論的實際運用有足夠的瞭解,才能在遇到靈活題面上使用自如。



那麼,這場冠軍賽的題目究竟有多難呢?就拿「知識競答」(Scholar's bowl)來說吧,考題類型五花八門,還常常腦洞大開。例如,比賽中有一道題目是這樣的:屏幕上先播放一段迪士尼電影《花木蘭》的片段——木蘭對著水中倒影自怨自艾,低吟淺唱Reflection一曲——畫面隨即切換到文字題面:假如19世紀的科學家Justus von Liebig 見到了木蘭,他會向她推薦什麼?答案是Silver Glass,因為以銀煉鏡的技術是Justus von Liebig首先發現的。其他四個選項既有相似又有區別,有的屬於Justus von Liebig的發明卻與題面沒有密切關係,也有的選項與「倒影」相關,也與科學發明相關,卻非Justus von Liebig的創舉……真真假假,迷惑性很大。而實際上,無論Justus von Liebig 還是煉鏡技術,都甚至不存在於題庫當中!這道題非常考驗答題者的科學素養。



又如一題,題面給出了一段當代非英語國家兒童學習英語的視頻——事物的照片/圖片與詞語的拼寫發音配對,來達成對語言的掌握。視頻結束後,文字題面為「如下選項中哪一個事物並不能通過如上方式來學習」,幾個選項又長又難,甚至頗為生僻,時間橫跨世界上下五千年,地理廣度也直達全球每個角落。在短短十五秒鐘內,參賽者需要綜合調用大量歷史和地理知識才能鎖定選項「古希臘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因為亞歷山大圖書館遭受兵燹,無一館藏竟存,建築亦被完全破壞,在歷史上並未留下一絲半點的圖像記錄,自然不能以「圖片-文字-發音」的方式來記憶並學習。要做對這一題,除了需要對視頻的意圖達成準確的解碼,還需要扎實深厚的西方文史功底,二者完美配合才能在15秒內致勝。
(備註:上述題目由選手憑回憶複述,與原題可能有出入。)





最終,這三位「謝耳朵」不負眾望,在面對眾多英語國家頂級學校的對手,依然能爆發出令人驚歎的潛力,得到耶魯大學的官方認可——Jerry攻克下了「校隊最佳學者獎」(School Top Scholars)的冠軍寶座,並摘得達芬奇獎(DaVinci Award)金牌,而Juwan和Melinda也分別囊獲了達芬奇獎銀牌。



三位漢鼎小將在賽後分享道,這次含金量極高的冠軍賽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行走的課堂」,他們開了眼界,結識了優秀的學生、博學的老師,也感受到了自身在語言和思想深度方面的可進步空間。「我記得辯論賽第一輪的對手是一群來自印度的準大學生,他們的思維速度與深度、自圓其說的能力和語速令人歎為觀止,完全打破了我對『印度人英文不好』的地域偏見;第二輪對戰的三位菲律賓女孩,她們配合得非常棒,簡直是心有靈犀一點通;而第三輪遇上的日本隊,他們思想獨特而又深刻。」Melinda說,「有才華的人是真的會發光,能和這麼多出類拔萃的學子同台交流、錘煉思想,是我夢寐以求的事情。」





光和學生老師交流怎麼足夠,藉著這次冠軍賽的機會,孩子們當然也得好好實踐一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親身體驗當地的文化。所以,漢鼎團隊於「世界學者盃」冠軍賽前六天便到達了美國,孩子們一邊倒時差、調整狀態迎戰比賽,一邊展開了一場精彩絕倫的遊學之旅。



短短幾天內,孩子們先後深度參觀了斯坦福、耶魯、哈佛以及MIT等頂級學府,還到訪谷歌、蘋果、英特爾等科技巨頭公司,甚至與這些企業的內部員工進行了別開生面的對談。而創新科技博物館、亞洲藝術博物館等則為這次遊學之旅增添了幾抹生動絢爛的色彩。



對於孩子們來說,這次的旅程並不是地理空間上的位移,而是一次純粹的思想啟蒙、身心成長。「2017年我曾到訪過這幾所大學,但當時只是走馬觀花式地遊覽一番,並沒有留心去觀察。」Jerry說道,「這一次的美國遊學之旅才稱得上是真正的沉浸其中,讓我能從大圖景和每一個細節中去看這個國家,所以收穫很大。」



一路上,同行的蘇校長、胡博士隨時解答孩子們天馬行空的各類問題。對名校多姿多彩文化的解讀、一尊尊印度雕像的藝術涵義、胡佛研究所與經濟學流派的關聯、金融企業的運轉方式、城市街頭流浪漢成因的來龍去脈及政策利弊、因特爾公司的巨大貢獻與踏實沉穩風格之間的因果關係、波士頓歷史穿越遊、與耶魯學長對談「何為善?為何人類需要善」的別樣晚餐……遊學路上處處都留下了師生討論交流的印記。



而漢鼎的孩子們就像海綿,在不斷吸收、內化新鮮知識的同時,也自信自如地表達自我,讓自己的聲音為世人所聽。三人中年齡最小的Juwan自信大膽地在近千名中學生中舉手,向耶魯大學的學長提問,具體瞭解了天之驕子的本科生活與耶魯大學對學子的期望。「不少外國人對中國學生的普遍印象就是謙遜、內斂,而我們希望能打破這種偏見,充分發揮主動性,和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觸、交流。」他說。同學們與之會面的美國某高科技創新公司創始人Rebecca Hu也讚揚三個孩子「個性獨特,讓人印象深刻」。





這次行程中,三位小隊員接觸到了社會的不同層面,並瞭解了多元的文化和價值觀。他們在身臨其境、耳濡目染的同時,也不斷思考著所見所聞。例如,這次漢鼎團隊參加的「世界學者杯」耶魯冠軍賽的主題是「邊緣世界」,孩子們便特意將這個主題融入到了遊學之旅的方方面面。在訪問谷歌公司時,Jerry向谷歌員工提問道:「技術到底是幫助了邊緣化人群,還是使兩極分化更厲害?」在路過舊金山市政廳門口時,孩子們看到市民慶祝一條有關「僱主在有條件錄取雇員候選人之前,不可查看其犯罪記錄」的法案通過,他們迅速聯想到當今社會仍有不少人被「邊緣化」、區別對待,但同時也有許多人在為這些所謂的「邊緣人士」努力奔走。



對於孩子們來說,這次的遊學活動更像是一種「拋磚引玉」——讓他們打開了許多未知、激發了鬥志、點燃了「小宇宙」、培養了國際化的視野……而回港後,三名漢鼎小將迅速收拾心情,靜下心來繼續在學習之路上探索、精益求精、破繭而出。



「我對這次遊學最直接的感觸,就是對這個世界和自我都有了一個更清晰的認知和定位,」Melinda說道,「我之前嚮往的是英國的大學生活,但是經過這次對美國幾所知名大學和企業的深度探訪之後,我發現那裡的文化沉澱、學術氣氛、師生風貌同樣令人神往。接下來,我要更努力去衝刺這些頂級學府啦!」



孩子們在斯坦福校園的教堂外留影。

「詩和遠方」其實離我們並不遠。漢鼎書院希望,今後可以為更多學子打開遊學之窗,用這種獨特的學習方式實踐多元化的教育理念,讓孩子們看到未來更多、更高層次的可能。


往昔精選

漢鼎事丨漢鼎老撾社會服務活動:世界那麼大 一起去體驗!

漢鼎課丨名師拆解:國際課程中,中文教育的迷思!


最新文章
汉鼎小将征耶鲁 群雄之间摘金银
发表于
2019-12-06

在刚刚过去的11月,汉鼎书院三位学子便由创校校长苏媛老师以及经济科的胡竞菲博士带队,游学美国并参加了“世界学者杯”(World Scholar's Cup)耶鲁大学冠军赛。从“世界学者杯”首轮澳门区域赛和次轮马尼拉全球赛过关斩将层层胜出后,三位汉鼎小将再次站在世界舞台上,与全球2500名顶尖学子同场竞技。在高中组四大决赛中,我们平均年龄13.3岁的队伍面对平均年龄16.5岁的对手们,最终凭借着稳定的实力发挥、扎实的心理素质与出色的应变能力载誉而归,将众多奖项收入囊中。



由曾就读史丹福及哈佛大学的教育工作者Daniel Berdichevsky于2007年创办的“世界学者杯”,现已成为吸引数以万计来自70多个国家的学子同台竞技的国际学术盛典。



秉承着跨越传统比赛模式、歌颂愉快学习、以令参加者发挥最大潜能的“世界学者杯”其实是一个难度很高的比赛。参加者在两日内要接受涵盖科学、社会学、历史、艺术&音乐、文学、通识6大学科的四项挑战,包括团队辩论、协同创作、个人学术挑战和团队抢答。



其中,团队辩论环节以三轮连轴赛的方式进行,参赛者仅有十五分钟时间准备被随机分配的题目和立场。同时,话题包罗万象,从学校生活到科技进步和人类发展的关系,再到边缘化社会语境下人类对未知领域的包容精神。而协同创作的比赛,则是要求选手们就人文、艺术、科学、历史、文学等领域的话题完成团体创意写作。个人学术挑战环节,需要孩子们就西方社会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各个学科分支的基本知识及发展状况做出应答。最后一个团队抢答环节中,孩子们要就100道不同学科分支的知识,在小组讨论和逻辑推理后于15秒内选择正确答案。



已经历经了前两轮的过五关斩六将,面对更强大的竞争对手与难题挑战,汉鼎学子怎会打无把握之战?为了备战这场由耶鲁大学主办的冠军赛,汉鼎八年级的Juwan、十年级的Jerry和Melinda四个月来,利用课余时间跟着各科教学经验丰富、知识储备充裕的老师扩展知识面。他们不仅得根据题库,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熟知上万个知识概念的具体内容,还需要对它们的来龙去脉、彼此沿袭、彼此区别、理论的实际运用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在遇到灵活题面上使用自如。



那么,这场冠军赛的题目究竟有多难呢?就拿“知识竞答”(Scholar's bowl)来说吧,考题类型五花八门,还常常脑洞大开。例如,比赛中有一道题目是这样的:屏幕上先播放一段迪士尼电影《花木兰》的片段——木兰对着水中倒影自怨自艾,低吟浅唱Reflection一曲——画面随即切换到文字题面:假如19世纪的科学家Justus von Liebig 见到了木兰,他会向她推荐什么?答案是Silver Glass,因为以银炼镜的技术是Justus von Liebig首先发现的。其他四个选项既有相似又有区别,有的属于Justus von Liebig的发明却与题面没有密切关系,也有的选项与“倒影”相关,也与科学发明相关,却非Justus von Liebig的创举……真真假假,迷惑性很大。而实际上,无论Justus von Liebig 还是炼镜技术,都甚至不存在于题库当中!这道题非常考验答题者的科学素养。



又如一题,题面给出了一段当代非英语国家儿童学习英语的视频——事物的照片/图片与词语的拼写发音配对,来达成对语言的掌握。视频结束后,文字题面为“如下选项中哪一个事物并不能通过如上方式来学习”,几个选项又长又难,甚至颇为生僻,时间横跨世界上下五千年,地理广度也直达全球每个角落。在短短十五秒钟内,参赛者需要综合调用大量历史和地理知识才能锁定选项“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因为亚历山大图书馆遭受兵燹,无一馆藏竟存,建筑亦被完全破坏,在历史上并未留下一丝半点的图像记录,自然不能以“图片-文字-发音”的方式来记忆并学习。要做对这一题,除了需要对视频的意图达成准确的解码,还需要扎实深厚的西方文史功底,二者完美配合才能在15秒内致胜。


(备注:上述题目由选手凭回忆复述,与原题可能有出入。)



最终,这三位“谢耳朵”不负众望,在面对众多英语国家顶级学校的对手,依然能爆发出令人惊叹的潜力,得到耶鲁大学的官方认可——Jerry攻克下了“校队最佳学者奖”(School Top Scholars)的冠军宝座,并摘得达芬奇奖(DaVinci Award)金牌,而Juwan和Melinda也分别囊获了达芬奇奖银牌。



三位汉鼎小将在赛后分享道,这次含金量极高的冠军赛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行走的课堂”,他们开了眼界,结识了优秀的学生、博学的老师,也感受到了自身在语言和思想深度方面的可进步空间。“我记得辩论赛第一轮的对手是一群来自印度的准大学生,他们的思维速度与深度、自圆其说的能力和语速令人叹为观止,完全打破了我对『印度人英文不好』的地域偏见;第二轮对战的三位菲律宾女孩,她们配合得非常棒,简直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而第三轮遇上的日本队,他们思想独特而又深刻。”Melinda说,“有才华的人是真的会发光,能和这么多出类拔萃的学子同台交流、锤炼思想,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



光和学生老师交流怎么足够,借着这次冠军赛的机会,孩子们当然也得好好实践一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亲身体验当地的文化。所以,汉鼎团队于“世界学者杯”冠军赛前六天便到达了美国,孩子们一边倒时差、调整状态迎战比赛,一边展开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游学之旅。



短短几天内,孩子们先后深度参观了斯坦福、耶鲁、哈佛以及MIT等顶级学府,还到访谷歌、苹果、英特尔等科技巨头公司,甚至与这些企业的内部员工进行了别开生面的对谈。而创新科技博物馆、亚洲艺术博物馆等则为这次游学之旅增添了几抹生动绚烂的色彩。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次的旅程并不是地理空间上的位移,而是一次纯粹的思想启蒙、身心成长。“2017年我曾到访过这几所大学,但当时只是走马观花式地游览一番,并没有留心去观察。”Jerry说道, “这一次的美国游学之旅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沉浸其中,让我能从大图景和每一个细节中去看这个国家,所以收获很大。”



一路上,同行的苏校长、胡博士随时解答孩子们天马行空的各类问题。对名校多姿多彩文化的解读、一尊尊印度雕像的艺术涵义、胡佛研究所与经济学流派的关联、金融企业的运转方式、城市街头流浪汉成因的来龙去脉及政策利弊、因特尔公司的巨大贡献与踏实沉稳风格之间的因果关系、波士顿历史穿越游、与耶鲁学长对谈“何为善?为何人类需要善”的别样晚餐……游学路上处处都留下了师生讨论交流的印记。



而汉鼎的孩子们就像海绵,在不断吸收、内化新鲜知识的同时,也自信自如地表达自我,让自己的声音为世人所听。三人中年龄最小的Juwan自信大胆地在近千名中学生中举手,向耶鲁大学的学长提问,具体了解了天之骄子的本科生活与耶鲁大学对学子的期望。“不少外国人对中国学生的普遍印象就是谦逊、内敛,而我们希望能打破这种偏见,充分发挥主动性,和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触、交流。”他说。同学们与之会面的美国某高科技创新公司创始人Rebecca Hu也赞扬三个孩子“个性独特,让人印象深刻”。



这次行程中,三位小队员接触到了社会的不同层面,并了解了多元的文化和价值观。他们在身临其境、耳濡目染的同时,也不断思考着所见所闻。例如,这次汉鼎团队参加的“世界学者杯”耶鲁冠军赛的主题是“边缘世界”,孩子们便特意将这个主题融入到了游学之旅的方方面面。在访问谷歌公司时,Jerry向谷歌员工提问道:“技术到底是帮助了边缘化人群,还是使两极分化更厉害?”在路过旧金山市政厅门口时,孩子们看到市民庆祝一条有关“雇主在有条件录取雇员候选人之前,不可查看其犯罪记录”的法案通过,他们迅速联想到当今社会仍有不少人被“边缘化”、区别对待,但同时也有许多人在为这些所谓的“边缘人士”努力奔走。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次的游学活动更像是一种“抛砖引玉”——让他们打开了许多未知、激发了斗志、点燃了“小宇宙”、培养了国际化的视野……而回港后,三名汉鼎小将迅速收拾心情,静下心来继续在学习之路上探索、精益求精、破茧而出。



“我对这次游学最直接的感触,就是对这个世界和自我都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知和定位,”Melinda说道,“我之前向往的是英国的大学生活,但是经过这次对美国几所知名大学和企业的深度探访之后,我发现那里的文化沉淀、学术气氛、师生风貌同样令人神往。接下来,我要更努力去冲刺这些顶级学府啦!”



“诗和远方”其实离我们并不远。汉鼎书院希望,今后可以为更多学子打开游学之窗,用这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实践多元化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们看到未来更多、更高层次的可能。

Latest Articles
漢鼎小將征耶魯 群雄之間摘金銀
Published on
Dec 6, 2019
Chinese version only

在剛剛過去的11月,漢鼎書院三位學子便由創校校長蘇媛老師以及經濟科的胡競菲博士帶隊,遊學美國並參加了「世界學者盃」(World Scholar's Cup)耶魯大學冠軍賽。從「世界學者盃」首輪澳門區域賽和次輪馬尼拉全球賽過關斬將層層勝出后,三位漢鼎小將再次站在世界舞臺上,與全球2500名頂尖學子同場競技。在高中組四大決賽中,我們平均年齡13.3歲的隊伍面對平均年齡16.5歲的對手們,最終憑藉著穩定的實力發揮、扎實的心理素質與出色的應變能力載譽而歸,將眾多獎項收入囊中。



由曾就讀史丹福及哈佛大學的教育工作者Daniel Berdichevsky於2007年創辦的「世界學者盃」,現已成為吸引數以萬計來自70多個國家的學子同台競技的國際學術盛典。




秉承著跨越傳統比賽模式、歌頌愉快學習、以令參加者發揮最大潛能的「世界學者盃」其實是一個難度很高的比賽。參加者在兩日內要接受涵蓋科學、社會學、歷史、藝術&音樂、文學、通識6大學科的四項挑戰,包括團隊辯論、協同創作、個人學術挑戰和團隊搶答。



其中,團隊辯論環節以三輪連軸賽的方式進行,參賽者僅有十五分鐘時間準備被隨機分配的題目和立場。同時,話題包羅萬象,從學校生活到科技進步和人類發展的關係,再到邊緣化社會語境下人類對未知領域的包容精神。而協同創作的比賽,則是要求選手們就人文、藝術、科學、歷史、文學等領域的話題完成團體創意寫作。個人學術挑戰環節,需要孩子們就西方社會後現代主義語境下的各個學科分支的基本知識及發展狀況做出應答。最後一個團隊搶答環節中,孩子們要就100道不同學科分支的知識,在小組討論和邏輯推理後於15秒內選擇正確答案。



已經歷經了前兩輪的過五關斬六將,面對更強大的競爭對手與難題挑戰,漢鼎學子怎會打無把握之戰?為了備戰這場由耶魯大學主辦的冠軍賽,漢鼎八年級的Juwan、十年級的Jerry和Melinda四個月來,利用課餘時間跟著各科教學經驗豐富、知識儲備充裕的老師擴展知識面。他們不僅得根據題庫,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熟知上萬個知識概念的具體內容,還需要對它們的來龍去脈、彼此沿襲、彼此區別、理論的實際運用有足夠的瞭解,才能在遇到靈活題面上使用自如。



那麼,這場冠軍賽的題目究竟有多難呢?就拿「知識競答」(Scholar's bowl)來說吧,考題類型五花八門,還常常腦洞大開。例如,比賽中有一道題目是這樣的:屏幕上先播放一段迪士尼電影《花木蘭》的片段——木蘭對著水中倒影自怨自艾,低吟淺唱Reflection一曲——畫面隨即切換到文字題面:假如19世紀的科學家Justus von Liebig 見到了木蘭,他會向她推薦什麼?答案是Silver Glass,因為以銀煉鏡的技術是Justus von Liebig首先發現的。其他四個選項既有相似又有區別,有的屬於Justus von Liebig的發明卻與題面沒有密切關係,也有的選項與「倒影」相關,也與科學發明相關,卻非Justus von Liebig的創舉……真真假假,迷惑性很大。而實際上,無論Justus von Liebig 還是煉鏡技術,都甚至不存在於題庫當中!這道題非常考驗答題者的科學素養。



又如一題,題面給出了一段當代非英語國家兒童學習英語的視頻——事物的照片/圖片與詞語的拼寫發音配對,來達成對語言的掌握。視頻結束後,文字題面為「如下選項中哪一個事物並不能通過如上方式來學習」,幾個選項又長又難,甚至頗為生僻,時間橫跨世界上下五千年,地理廣度也直達全球每個角落。在短短十五秒鐘內,參賽者需要綜合調用大量歷史和地理知識才能鎖定選項「古希臘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因為亞歷山大圖書館遭受兵燹,無一館藏竟存,建築亦被完全破壞,在歷史上並未留下一絲半點的圖像記錄,自然不能以「圖片-文字-發音」的方式來記憶並學習。要做對這一題,除了需要對視頻的意圖達成準確的解碼,還需要扎實深厚的西方文史功底,二者完美配合才能在15秒內致勝。
(備註:上述題目由選手憑回憶複述,與原題可能有出入。)





最終,這三位「謝耳朵」不負眾望,在面對眾多英語國家頂級學校的對手,依然能爆發出令人驚歎的潛力,得到耶魯大學的官方認可——Jerry攻克下了「校隊最佳學者獎」(School Top Scholars)的冠軍寶座,並摘得達芬奇獎(DaVinci Award)金牌,而Juwan和Melinda也分別囊獲了達芬奇獎銀牌。



三位漢鼎小將在賽後分享道,這次含金量極高的冠軍賽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行走的課堂」,他們開了眼界,結識了優秀的學生、博學的老師,也感受到了自身在語言和思想深度方面的可進步空間。「我記得辯論賽第一輪的對手是一群來自印度的準大學生,他們的思維速度與深度、自圓其說的能力和語速令人歎為觀止,完全打破了我對『印度人英文不好』的地域偏見;第二輪對戰的三位菲律賓女孩,她們配合得非常棒,簡直是心有靈犀一點通;而第三輪遇上的日本隊,他們思想獨特而又深刻。」Melinda說,「有才華的人是真的會發光,能和這麼多出類拔萃的學子同台交流、錘煉思想,是我夢寐以求的事情。」





光和學生老師交流怎麼足夠,藉著這次冠軍賽的機會,孩子們當然也得好好實踐一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親身體驗當地的文化。所以,漢鼎團隊於「世界學者盃」冠軍賽前六天便到達了美國,孩子們一邊倒時差、調整狀態迎戰比賽,一邊展開了一場精彩絕倫的遊學之旅。



短短幾天內,孩子們先後深度參觀了斯坦福、耶魯、哈佛以及MIT等頂級學府,還到訪谷歌、蘋果、英特爾等科技巨頭公司,甚至與這些企業的內部員工進行了別開生面的對談。而創新科技博物館、亞洲藝術博物館等則為這次遊學之旅增添了幾抹生動絢爛的色彩。



對於孩子們來說,這次的旅程並不是地理空間上的位移,而是一次純粹的思想啟蒙、身心成長。「2017年我曾到訪過這幾所大學,但當時只是走馬觀花式地遊覽一番,並沒有留心去觀察。」Jerry說道,「這一次的美國遊學之旅才稱得上是真正的沉浸其中,讓我能從大圖景和每一個細節中去看這個國家,所以收穫很大。」



一路上,同行的蘇校長、胡博士隨時解答孩子們天馬行空的各類問題。對名校多姿多彩文化的解讀、一尊尊印度雕像的藝術涵義、胡佛研究所與經濟學流派的關聯、金融企業的運轉方式、城市街頭流浪漢成因的來龍去脈及政策利弊、因特爾公司的巨大貢獻與踏實沉穩風格之間的因果關係、波士頓歷史穿越遊、與耶魯學長對談「何為善?為何人類需要善」的別樣晚餐……遊學路上處處都留下了師生討論交流的印記。



而漢鼎的孩子們就像海綿,在不斷吸收、內化新鮮知識的同時,也自信自如地表達自我,讓自己的聲音為世人所聽。三人中年齡最小的Juwan自信大膽地在近千名中學生中舉手,向耶魯大學的學長提問,具體瞭解了天之驕子的本科生活與耶魯大學對學子的期望。「不少外國人對中國學生的普遍印象就是謙遜、內斂,而我們希望能打破這種偏見,充分發揮主動性,和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觸、交流。」他說。同學們與之會面的美國某高科技創新公司創始人Rebecca Hu也讚揚三個孩子「個性獨特,讓人印象深刻」。





這次行程中,三位小隊員接觸到了社會的不同層面,並瞭解了多元的文化和價值觀。他們在身臨其境、耳濡目染的同時,也不斷思考著所見所聞。例如,這次漢鼎團隊參加的「世界學者杯」耶魯冠軍賽的主題是「邊緣世界」,孩子們便特意將這個主題融入到了遊學之旅的方方面面。在訪問谷歌公司時,Jerry向谷歌員工提問道:「技術到底是幫助了邊緣化人群,還是使兩極分化更厲害?」在路過舊金山市政廳門口時,孩子們看到市民慶祝一條有關「僱主在有條件錄取雇員候選人之前,不可查看其犯罪記錄」的法案通過,他們迅速聯想到當今社會仍有不少人被「邊緣化」、區別對待,但同時也有許多人在為這些所謂的「邊緣人士」努力奔走。



對於孩子們來說,這次的遊學活動更像是一種「拋磚引玉」——讓他們打開了許多未知、激發了鬥志、點燃了「小宇宙」、培養了國際化的視野……而回港後,三名漢鼎小將迅速收拾心情,靜下心來繼續在學習之路上探索、精益求精、破繭而出。



「我對這次遊學最直接的感觸,就是對這個世界和自我都有了一個更清晰的認知和定位,」Melinda說道,「我之前嚮往的是英國的大學生活,但是經過這次對美國幾所知名大學和企業的深度探訪之後,我發現那裡的文化沉澱、學術氣氛、師生風貌同樣令人神往。接下來,我要更努力去衝刺這些頂級學府啦!」



孩子們在斯坦福校園的教堂外留影。

「詩和遠方」其實離我們並不遠。漢鼎書院希望,今後可以為更多學子打開遊學之窗,用這種獨特的學習方式實踐多元化的教育理念,讓孩子們看到未來更多、更高層次的可能。


往昔精選

漢鼎事丨漢鼎老撾社會服務活動:世界那麼大 一起去體驗!

漢鼎課丨名師拆解:國際課程中,中文教育的迷思!


Sorry, your browser is out of date

We've noticed you're currently using an old version of IE.
We really recommend you update your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