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
sc
en
最新文章
漢鼎詩詞大會:浸潤在詩詞中的學子 有多與眾不同?
發表於
2022-02-28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但有趣的靈魂卻萬里挑一。你可知,「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孩子有多麼與眾不同?

前不久,著名詩人北島先生參觀漢鼎書院時,就對當時即將舉行的「漢鼎詩詞大會」盛讚不已。而孩子們也不負期待,在這場難度係數並不低的比賽上,引經據典,舌戰群儒,詩詞歌賦信手拈來。沒有強大的詩詞知識儲備,可不敢「攬這瓷器活」,更不可能出現你爭我奪的膠著狀態。

「早在進入本學年之前,我們就制定了將在中學部舉辦詩詞大會活動的計劃。」漢鼎書院中文課程主任陸老師介紹道,「詩詞大會對學生古詩詞學習積累的檢驗與鞏固,對傳承詩歌文化、彰顯語言魅力、品味文化經典,激發語文學習興趣,提升讓學生終生受用的文學人文素養都有著重要意義。」

據悉,這次詩詞大會既考驗了孩子們對古詩詞的記憶,又有對詩詞的理解和賞析部分的考核。而考題大多取自小學到中學的中文課本及《日有所誦》誦讀過的內容,另外也添加了部分課外的詩詞。這群七至十三年級的學生初生牛犢不怕虎,不僅全員參與了詩詞大會的初賽,還為我們奉獻了精彩絕倫的決賽。

賽場上,每個問題都需要參賽者深思熟慮,但答題時間又有限制。隨著一陣陣掌聲,比賽進入到白熱化階段。在「飛花令」環節,選手們可是絞盡腦汁輪流背誦含有關鍵字的詩句。這不僅是詩詞儲備的對決,更是臨場反應和心理素質的較量。

而台下的同學儘管無法參與決賽的角逐,但是他們在加油鼓勁的同時,也在暗自答題呢。

賽後,孩子們對「詩詞大會」的熱情不減,不僅有初中部得獎的同學想和高中部同學再比一場,還有學生不停詢問中文老師下學期還有沒有類似的比賽、能不能有專門的「飛花令」比賽,並提出一些建議。

其實,在漢鼎這所向來注重學生中文能力的國際課程學校,孩子們可是時常受到詩詞經典的浸潤。

漢鼎書院不僅將經典誦讀課程化,讓一至十二年級學生每週接受兩節中文晨讀課的「洗禮」,還為一至七年級學生專門開設了經典誦讀課,以內地人教版《日有所誦》作為教材,輔以老師的適當指導以及全方位的評估展示。

從一年級的童謠童詩,到高年級的唐詩宋詞元曲、文言文,漢鼎不求學生能出口成章,而是希望在反復的吟誦、咀嚼、品味中,他們能形成強勢的思維語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審美情趣。

「漢鼎目前也在編寫從小學到中學各年級的《博雅經典誦讀》校本教材,以期能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們積累適合他們學習需要的語料,豐富語感和文化底蘊,提高語言的感受能力。」陸老師笑言。

據瞭解,漢鼎一學年會舉辦三次「經典誦讀龍虎榜」的表彰,鼓勵學生養成誦讀積累的好習慣,還會配合教材中的學習內容,設計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此外,「中秋燈謎活動」、「中國文化之夜」等活動,都激發了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情。不少學生在小息時會自發背誦詩詞,還會玩跟詩詞有關的「飛花令」遊戲。

可以說,詩詞已經滲透到漢鼎學子的學習生活中了

其實,是否學習詩詞,絕不僅僅是「出口成章」與「平白直敘」間的差別,更是談吐、眼界、胸襟、氣質上的分別

「每次我們的國家領導人在出席重要的外交場合時,都會從古詩詞中『引經據典』,展示中文的博大精深和國家寬宏的胸懷與氣度。」主教漢鼎中文戲劇課及經典誦讀課的楊老師繼續舉例道,記得兩年前武漢疫情爆發初期,從日本馳援武漢的醫療物資的包裝上,寫的是從古詩詞裡引用的詩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遠比「武漢加油」來的高雅和溫暖。

在面對「參加詩詞大會或是擅長詩詞對於今後考大學有多大作用」的疑問時,主教漢鼎中學部中文的劉老師給出了「標準答案」——

從應試的角度來看,無論是IBDP、A-Level、DSE還是高考都對詩詞有直接或間接的考查。

而應試之外,才是「無用」的詩詞的「大用」之處。詩詞能夠豐富我們的感受力與表達力,培養高階審美。羅丹說:「生活中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詩詞中的山川風月、四季雨雪、喜憂悲樂能夠為習慣了機械庸常生活的人們打開一個全新的審美維度,帶來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詩教」的傳統,《詩經》便是《五經》之首。學習詩詞不僅能培養同學們良好的形象思維能力、想像力與概括能力,還能瞭解古今賢達的理想追求,幫助同學們在成長的關鍵時期樹立人格理想,形成健全的品格

「風物長宜放眼量」,人生的目的絕不僅僅是考上大學。考大學是為了什麼?或者考上大學之後我們該怎麼辦?或許,詩詞能提供某種答案。

那麼,如何才能把打通詩詞的任督二脈,既讓孩子們學得有趣,又能從這千年文化中汲取精髓?

七年級每個學生都會在下冊課本最後一個單元的十首詩詞中及《日有所誦》中選擇一首詩,當小老師授課,帶領全班同學誦讀、賞析和背誦。 ——陸老師

在詩詞教學過程中,我常有兩項教學實踐。第一是知人論「詩」。中學階段的同學已經有了一定的詩詞積累,我會引導他們瞭解詩人的生平與性格,進而由點及面地理解該詩人在詩作中所表現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比如,可以請同學們結合相關詩篇談談李白為何被稱為「詩仙」?杜甫何以被稱為「詩聖」?再比如,柳宗元和劉禹錫同為永貞革新失敗後被貶的詩人,兩人的詩句反映了彼此不同的處世態度,同學們通過對比分析兩人的詩篇,能更深刻地理解劉禹錫為何得名「詩豪」。

第二是做一些中文學科內部以及與其它學科之間聯繫的拓展。比如李白的《關山月》中有「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的詩句。無獨有偶,王之渙在《涼州詞》中也寫到「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我們就可以以「春風可曾度玉門?」為題讓同學們談談自己的看法。有同學在課下查找資料後聯繫季風區、非季風區等地理知識,分析了自然界中的風是否會「度玉門」。也有同學以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為例,談「春風」作為意象,代表戍邊將士的思鄉之情。通過親自動手查找資料,討論分析,甚至辯論爭鳴,同學們在記住詩句的同時也增加了興趣,拓展了知識。 ——劉老師

孩子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背誦唐詩宋詞,背誦到六年級,語文能力一定差不到哪裡。我在給孩子們上「經典誦讀」課的時候,每教一首新詩詞,首先要讀准疑難字,力求字正腔圓,然後訓練朗讀的節奏,賞析詩詞內容,掌握作品感情基調,背誦力求抑揚頓挫。學生每學期能背誦30首詩詞就能達標並登上「經典誦讀龍虎榜」。96%的小學生每學期都榜上有名,這也大大激發了孩子們背誦詩詞的熱情

我還鼓勵孩子們梳理所學知識,將詩詞進行分類,起到溫故知新的學習目的。例如在學到「春景詩」時,我會幫助學生在所背誦的詩詞庫裡尋找描寫「春景」的詩,如賀知章《詠柳》,之後引申到「夏景詩」,比如楊萬里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再比如,「愛國詩」有王昌齡的「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田園詩」有孟浩然的《過故人莊》,「邊塞詩」有盧綸《塞下曲》,「友情詩」有李白《贈汪倫》,「思鄉詩」有王維《雜詩》等等。 ——楊老師


最新文章
汉鼎诗词大会:浸润在诗词中的学子 有多与众不同?
发表于
2022-02-28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但有趣的灵魂却万里挑一。你可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孩子有多么与众不同?

前不久,著名诗人北岛先生参观汉鼎书院时,就对当时即将举行的”汉鼎诗词大会”盛赞不已。而孩子们也不负期待,在这场难度系数并不低的比赛上,引经据典,舌战群儒,诗词歌赋信手拈来。没有强大的诗词知识储备,可不敢”揽这瓷器活”,更不可能出现你争我夺的胶着状态。

“早在进入本学年之前,我们就制定了将在中学部举办诗词大会活动的计划。”汉鼎书院中文课程主任陆老师介绍道,”诗词大会对学生古诗词学习积累的检验与巩固,对传承诗歌文化、彰显语言魅力、品味文化经典,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提升让学生终生受用的文学人文素养都有着重要意义。”

据悉,这次诗词大会既考验了孩子们对古诗词的记忆,又有对诗词的理解和赏析部分的考核。而考题大多取自小学到中学的中文课本及《日有所诵》诵读过的内容,另外也添加了部分课外的诗词。这群七至十三年级的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不仅全员参与了诗词大会的初赛,还为我们奉献了精彩绝伦的决赛。

赛场上,每个问题都需要参赛者深思熟虑,但答题时间又有限制。随着一阵阵掌声,比赛进入到白热化阶段。在”飞花令”环节,选手们可是绞尽脑汁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这不仅是诗词储备的对决,更是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的较量。

而台下的同学尽管无法参与决赛的角逐,但是他们在加油鼓劲的同时,也在暗自答题呢。

赛后,孩子们对”诗词大会”的热情不减,不仅有初中部得奖的同学想和高中部同学再比一场,还有学生不停询问中文老师下学期还有没有类似的比赛、能不能有专门的”飞花令”比赛,并提出一些建议。

其实,在汉鼎这所向来注重学生中文能力的国际课程学校,孩子们可是时常受到诗词经典的浸润。

汉鼎书院不仅将经典诵读课程化,让一至十二年级学生每周接受两节中文晨读课的”洗礼”,还为一至七年级学生专门开设了经典诵读课,以内地人教版《日有所诵》作为教材,辅以老师的适当指导以及全方位的评估展示。

从一年级的童谣童诗,到高年级的唐诗宋词元曲、文言文,汉鼎不求学生能出口成章,而是希望在反复的吟诵、咀嚼、品味中,他们能形成强势的思维语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汉鼎目前也在编写从小学到中学各年级的《博雅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以期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们积累适合他们学习需要的语料,丰富语感和文化底蕴,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陆老师笑言。

据了解,汉鼎一学年会举办三次”经典诵读龙虎榜”的表彰,鼓励学生养成诵读积累的好习惯,还会配合教材中的学习内容,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此外,”中秋灯谜活动”、”中国文化之夜”等活动,都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不少学生在小息时会自发背诵诗词,还会玩跟诗词有关的”飞花令”游戏。

可以说,诗词已经渗透到汉鼎学子的学习生活中了

其实,是否学习诗词,绝不仅仅是”出口成章”与”平白直叙”间的差别,更是谈吐、眼界、胸襟、气质上的分别

“每次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在出席重要的外交场合时,都会从古诗词中『引经据典』,展示中文的博大精深和国家宽宏的胸怀与气度。”主教汉鼎中文戏剧课及经典诵读课的杨老师继续举例道,记得两年前武汉疫情爆发初期,从日本驰援武汉的医疗物资的包装上,写的是从古诗词里引用的诗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远比”武汉加油”来的高雅和温暖。

在面对”参加诗词大会或是擅长诗词对于今后考大学有多大作用”的疑问时,主教汉鼎中学部中文的刘老师给出了”标准答案”——

从应试的角度来看,无论是IBDP、A-Level、DSE还是高考都对诗词有直接或间接的考查。

而应试之外,才是”无用”的诗词的”大用”之处。诗词能够丰富我们的感受力与表达力,培养高阶审美。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诗词中的山川风月、四季雨雪、喜忧悲乐能够为习惯了机械庸常生活的人们打开一个全新的审美维度,带来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诗教”的传统,《诗经》便是《五经》之首。学习诗词不仅能培养同学们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与概括能力,还能了解古今贤达的理想追求,帮助同学们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树立人格理想,形成健全的品格

“风物长宜放眼量”,人生的目的绝不仅仅是考上大学。考大学是为了什么?或者考上大学之后我们该怎么办?或许,诗词能提供某种答案。

那么,如何才能把打通诗词的任督二脉,既让孩子们学得有趣,又能从这千年文化中汲取精髓?

七年级每个学生都会在下册课本最后一个单元的十首诗词中及《日有所诵》中选择一首诗,当小老师授课,带领全班同学诵读、赏析和背诵。——陆老师

在诗词教学过程中,我常有两项教学实践。第一是知人论”诗”。中学阶段的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诗词积累,我会引导他们了解诗人的生平与性格,进而由点及面地理解该诗人在诗作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比如,可以请同学们结合相关诗篇谈谈李白为何被称为”诗仙”?杜甫何以被称为”诗圣”?再比如,柳宗元和刘禹锡同为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的诗人,两人的诗句反映了彼此不同的处世态度,同学们通过对比分析两人的诗篇,能更深刻地理解刘禹锡为何得名”诗豪”。

第二是做一些中文学科内部以及与其它学科之间联系的拓展。比如李白的《关山月》中有”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诗句。无独有偶,王之涣在《凉州词》中也写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我们就可以以”春风可曾度玉门?”为题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有同学在课下查找资料后联系季风区、非季风区等地理知识,分析了自然界中的风是否会”度玉门”。也有同学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为例,谈”春风”作为意象,代表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通过亲自动手查找资料,讨论分析,甚至辩论争鸣,同学们在记住诗句的同时也增加了兴趣,拓展了知识。——刘老师

孩子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背诵唐诗宋词,背诵到六年级,语文能力一定差不到哪里。我在给孩子们上”经典诵读”课的时候,每教一首新诗词,首先要读准疑难字,力求字正腔圆,然后训练朗读的节奏,赏析诗词内容,掌握作品感情基调,背诵力求抑扬顿挫。学生每学期能背诵30首诗词就能达标并登上”经典诵读龙虎榜”。96%的小学生每学期都榜上有名,这也大大激发了孩子们背诵诗词的热情

我还鼓励孩子们梳理所学知识,将诗词进行分类,起到温故知新的学习目的。例如在学到”春景诗”时,我会帮助学生在所背诵的诗词库里寻找描写”春景”的诗,如贺知章《咏柳》,之后引申到”夏景诗”,比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再比如,”爱国诗”有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田园诗”有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边塞诗”有卢纶《塞下曲》,”友情诗”有李白《赠汪伦》,”思乡诗”有王维《杂诗》等等。——杨老师

 

Latest Articles
漢鼎詩詞大會:浸潤在詩詞中的學子 有多與眾不同?
Published on
Feb 28, 2022
Chinese version only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但有趣的靈魂卻萬里挑一。你可知,「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孩子有多麼與眾不同?

前不久,著名詩人北島先生參觀漢鼎書院時,就對當時即將舉行的「漢鼎詩詞大會」盛讚不已。而孩子們也不負期待,在這場難度係數並不低的比賽上,引經據典,舌戰群儒,詩詞歌賦信手拈來。沒有強大的詩詞知識儲備,可不敢「攬這瓷器活」,更不可能出現你爭我奪的膠著狀態。

「早在進入本學年之前,我們就制定了將在中學部舉辦詩詞大會活動的計劃。」漢鼎書院中文課程主任陸老師介紹道,「詩詞大會對學生古詩詞學習積累的檢驗與鞏固,對傳承詩歌文化、彰顯語言魅力、品味文化經典,激發語文學習興趣,提升讓學生終生受用的文學人文素養都有著重要意義。」

據悉,這次詩詞大會既考驗了孩子們對古詩詞的記憶,又有對詩詞的理解和賞析部分的考核。而考題大多取自小學到中學的中文課本及《日有所誦》誦讀過的內容,另外也添加了部分課外的詩詞。這群七至十三年級的學生初生牛犢不怕虎,不僅全員參與了詩詞大會的初賽,還為我們奉獻了精彩絕倫的決賽。

賽場上,每個問題都需要參賽者深思熟慮,但答題時間又有限制。隨著一陣陣掌聲,比賽進入到白熱化階段。在「飛花令」環節,選手們可是絞盡腦汁輪流背誦含有關鍵字的詩句。這不僅是詩詞儲備的對決,更是臨場反應和心理素質的較量。

而台下的同學儘管無法參與決賽的角逐,但是他們在加油鼓勁的同時,也在暗自答題呢。

賽後,孩子們對「詩詞大會」的熱情不減,不僅有初中部得獎的同學想和高中部同學再比一場,還有學生不停詢問中文老師下學期還有沒有類似的比賽、能不能有專門的「飛花令」比賽,並提出一些建議。

其實,在漢鼎這所向來注重學生中文能力的國際課程學校,孩子們可是時常受到詩詞經典的浸潤。

漢鼎書院不僅將經典誦讀課程化,讓一至十二年級學生每週接受兩節中文晨讀課的「洗禮」,還為一至七年級學生專門開設了經典誦讀課,以內地人教版《日有所誦》作為教材,輔以老師的適當指導以及全方位的評估展示。

從一年級的童謠童詩,到高年級的唐詩宋詞元曲、文言文,漢鼎不求學生能出口成章,而是希望在反復的吟誦、咀嚼、品味中,他們能形成強勢的思維語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審美情趣。

「漢鼎目前也在編寫從小學到中學各年級的《博雅經典誦讀》校本教材,以期能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們積累適合他們學習需要的語料,豐富語感和文化底蘊,提高語言的感受能力。」陸老師笑言。

據瞭解,漢鼎一學年會舉辦三次「經典誦讀龍虎榜」的表彰,鼓勵學生養成誦讀積累的好習慣,還會配合教材中的學習內容,設計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此外,「中秋燈謎活動」、「中國文化之夜」等活動,都激發了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情。不少學生在小息時會自發背誦詩詞,還會玩跟詩詞有關的「飛花令」遊戲。

可以說,詩詞已經滲透到漢鼎學子的學習生活中了

其實,是否學習詩詞,絕不僅僅是「出口成章」與「平白直敘」間的差別,更是談吐、眼界、胸襟、氣質上的分別

「每次我們的國家領導人在出席重要的外交場合時,都會從古詩詞中『引經據典』,展示中文的博大精深和國家寬宏的胸懷與氣度。」主教漢鼎中文戲劇課及經典誦讀課的楊老師繼續舉例道,記得兩年前武漢疫情爆發初期,從日本馳援武漢的醫療物資的包裝上,寫的是從古詩詞裡引用的詩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遠比「武漢加油」來的高雅和溫暖。

在面對「參加詩詞大會或是擅長詩詞對於今後考大學有多大作用」的疑問時,主教漢鼎中學部中文的劉老師給出了「標準答案」——

從應試的角度來看,無論是IBDP、A-Level、DSE還是高考都對詩詞有直接或間接的考查。

而應試之外,才是「無用」的詩詞的「大用」之處。詩詞能夠豐富我們的感受力與表達力,培養高階審美。羅丹說:「生活中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詩詞中的山川風月、四季雨雪、喜憂悲樂能夠為習慣了機械庸常生活的人們打開一個全新的審美維度,帶來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詩教」的傳統,《詩經》便是《五經》之首。學習詩詞不僅能培養同學們良好的形象思維能力、想像力與概括能力,還能瞭解古今賢達的理想追求,幫助同學們在成長的關鍵時期樹立人格理想,形成健全的品格

「風物長宜放眼量」,人生的目的絕不僅僅是考上大學。考大學是為了什麼?或者考上大學之後我們該怎麼辦?或許,詩詞能提供某種答案。

那麼,如何才能把打通詩詞的任督二脈,既讓孩子們學得有趣,又能從這千年文化中汲取精髓?

七年級每個學生都會在下冊課本最後一個單元的十首詩詞中及《日有所誦》中選擇一首詩,當小老師授課,帶領全班同學誦讀、賞析和背誦。 ——陸老師

在詩詞教學過程中,我常有兩項教學實踐。第一是知人論「詩」。中學階段的同學已經有了一定的詩詞積累,我會引導他們瞭解詩人的生平與性格,進而由點及面地理解該詩人在詩作中所表現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比如,可以請同學們結合相關詩篇談談李白為何被稱為「詩仙」?杜甫何以被稱為「詩聖」?再比如,柳宗元和劉禹錫同為永貞革新失敗後被貶的詩人,兩人的詩句反映了彼此不同的處世態度,同學們通過對比分析兩人的詩篇,能更深刻地理解劉禹錫為何得名「詩豪」。

第二是做一些中文學科內部以及與其它學科之間聯繫的拓展。比如李白的《關山月》中有「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的詩句。無獨有偶,王之渙在《涼州詞》中也寫到「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我們就可以以「春風可曾度玉門?」為題讓同學們談談自己的看法。有同學在課下查找資料後聯繫季風區、非季風區等地理知識,分析了自然界中的風是否會「度玉門」。也有同學以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為例,談「春風」作為意象,代表戍邊將士的思鄉之情。通過親自動手查找資料,討論分析,甚至辯論爭鳴,同學們在記住詩句的同時也增加了興趣,拓展了知識。 ——劉老師

孩子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背誦唐詩宋詞,背誦到六年級,語文能力一定差不到哪裡。我在給孩子們上「經典誦讀」課的時候,每教一首新詩詞,首先要讀准疑難字,力求字正腔圓,然後訓練朗讀的節奏,賞析詩詞內容,掌握作品感情基調,背誦力求抑揚頓挫。學生每學期能背誦30首詩詞就能達標並登上「經典誦讀龍虎榜」。96%的小學生每學期都榜上有名,這也大大激發了孩子們背誦詩詞的熱情

我還鼓勵孩子們梳理所學知識,將詩詞進行分類,起到溫故知新的學習目的。例如在學到「春景詩」時,我會幫助學生在所背誦的詩詞庫裡尋找描寫「春景」的詩,如賀知章《詠柳》,之後引申到「夏景詩」,比如楊萬里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再比如,「愛國詩」有王昌齡的「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田園詩」有孟浩然的《過故人莊》,「邊塞詩」有盧綸《塞下曲》,「友情詩」有李白《贈汪倫》,「思鄉詩」有王維《雜詩》等等。 ——楊老師


Sorry, your browser is out of date

We've noticed you're currently using an old version of IE.
We really recommend you update your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