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
sc
en
最新文章
漢鼎年輕老師:無處不在、能文能武、不可或缺
發表於
2019-09-13

「發禮物啦!」究竟是什麼禮物能讓一年級孩子們在2018-19學年的最後一天,耐下體內不斷雀躍的快樂因子,乖乖坐好、翹首以盼?又是什麼樣的禮物能自帶尖叫屬性、讓每個孩子收到後都情不自禁「哇」出來呢?



這是十幾本看似平淡無奇的厚本子,然而內裡卻大有乾坤。近一年的光陰就這麼沉澱匯聚在這些親手繪製的紀念冊中,定格相伴歲月,擄獲了一眾孩子的的心。



翻開這些紀念冊,第一頁惟妙惟肖的自畫像便讓孩子們愛不釋手。Marcus一看到自畫像,嘴角就迅速綻放開來,忙不迭地大聲說「實在太像了」。當他繼續翻頁,看到序言、日常點滴、我的最愛、悄悄話等內容時,泛紅的小臉上不斷飛出笑意,像柔波中的漣漪一路蕩漾到身旁Elsa的臉上。Elsa呢,從翻啟第一頁開始,便控制不住內心的喜悅,一直大聲地用「哇」宣洩著心情,還不停左望望右瞅瞅看看周圍同伴捧在手心的「寶貝」。Teresa則一直將小本子緊緊地抱在胸前,不住地說「謝謝吳老師」。



做個「有溫度」的孩子王


這十幾本一年級學生的成長紀念冊,每一個字、每一筆線條都出自漢鼎書院吳興一老師之手。從四月初便開始構思的吳老師,到六月底才利用私人時間完成成長紀念冊的製作。她說最初也是從一年級班主任林美意老師那裡得到啟發,「班上有個日常評比進步表,林老師會用獎勵的形式送孩子們一些小禮物,孩子都非常期待,常常爭著問有沒有」。於是,這位心思細膩的老師,便想著在學期結束時,為孩子們送上這樣一份禮物。




「這是我接觸過的第一批學生,他們在漢鼎真正邁入學習生涯,我想要把這一年值得回憶的地方都記錄下來,送給他們一個能『一輩子帶著走的禮物』。」靦腆的吳老師笑著說。而收到孩子們一聲聲「謝謝」作為回禮,也讓吳老師內心暖呼呼的。「之前我幫Jimmy補習拼音,還加了他數學補習導師的微信,方便討論孩子平時的課程進度。學期最後一天孩子們放學走得匆忙來不及一個個打招呼,沒想到的是,Jimmy後來還用補習導師的微信,和我道了一聲謝。」說到這兒,吳老師的嘴角又向上揚了好幾分。



「孩子們總是用直接簡潔的方式自如地分享快樂和煩惱。和孩子能有共同語言的關鍵在於,你能否有耐心聽他們說。」在和孩子打交道方面,吳老師確實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怪不得一說起吳老師,其他老師立馬便會稱讚道:「吳老師是一年級學生的最愛之一,這群孩子一見到她就會立馬圍上去抱住她。」



無獨有偶,像吳老師這樣的年輕老師,在漢鼎書院還有很多位,而隨著新學年的來臨,又會迎來多位年輕的新老師。這群老師大部分是剛剛研究生畢業,年齡不大,卻總是被孩子們稱為「爸爸」、「媽媽」。哪怕已多次提醒,但是孩子們就是不願意改口。



「我把學生當弟弟妹妹」


古一鳴老師,就是最受漢鼎孩子歡迎的年輕老師之一。和小學部的每一個孩子都能「打上交道」的他,沒局限於跟具體的某一門課程。古老師形容自己的角色就像「萬金油」,老師和學生需要幫助的時候就要及時出手,不遺餘力、盡我所能、發光發熱。當有孩子在課堂中因為語言基礎較弱,跟不上非母語的課堂節奏時,古老師會給予孩子及時的支援;一天八節課的學習之後,古老師用心準備的課外活動也能讓同學們享受其中;他總是找大量的材料、做課件、設計活動,盡可能讓孩子用輕鬆的方式學到更多的知識。



我常感覺漢鼎的孩子就像我的弟弟妹妹一樣,我和他們總有說不完的話、永遠都不會冷場,我也經常鼓勵他們多多表達和表現自己。」 古老師分享秘訣道,「想要融入孩子們的朋友圈,最好的方式就是和他們有共同的愛好。」所以在課間,你會經常見到一群一二年級的孩子圍在古老師身邊嘰嘰喳喳向他展示剛剛美術課自己的「大作」,或是看到古老師和愛跳街舞的William用碰拳或是很酷的手勢打招呼。「有時間的話我還會和William聊聊街舞,讓他當我的『小老師』教我幾招,孩子就會非常開心。」古老師笑著說,「我覺得這樣跟學生交流挺好的,他們會信任我,也更願意第一時間把自己的感受告訴我。」



當古老師談及在漢鼎最令他難忘的事情時,意料之中,是和學生有關。「我的生日不知道怎麼就被一個一年級小女孩知道了,她還把這個消息偷偷告訴了其他孩子。那天下午我準備給一年級上課外活動課,剛一進班裡,全班同學便給了我一個驚喜,齊聲對我說『古老師,生日快樂!』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動,孩子們太可愛了!」



這群漢鼎書院的年輕老師,不僅深受孩子們歡迎,還經常被其他老師們稱讚「無處不在、能文能武、不可或缺」。他們常常上得了中文,補得了數學,既能當得了編導剪得一手好片,又不愧對「鋼琴家」稱號彈得一首好曲。



「要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得有一片海」


擁有對外漢語碩士學位的李欣遙本科是編導出身。極賦藝術細胞的她,走進了漢鼎的視覺藝術課堂。「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有不同的想法,尤其是在視覺藝術課的課堂上,老師更是鼓勵多元化的表達。因此對於任課老師來說,課前備課還要把每個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都考慮到。」她坦言,資深的老師們對課堂的管控能力令她受益匪淺,而更令她感慨良多的是,漢鼎的學生不論是自主學習動機還是行動能力都非常強。「我還記得學校開放日前,五年級的孩子們正在學『裝置藝術』,他們當下就自己動手做了一個裝置藝術品——一個佈滿了各種顏色和形狀的天棚,並把它放在了視覺藝術教室內。」就是這樣一個棚,讓本就充滿無限創意的視覺藝術教室,更添一分別緻和靈動,難怪會在開放日當天引來一群低年級的孩子在棚下鑽來鑽去。



「在漢鼎,孩子們都會用高標準去要求自己,作為老師,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實現自我價值呢?」李老師笑言。「十八般武藝加身」的她,平時在學校設計證書、海報、H5樣樣不在話下,更不用說做起老本行剪片和拍照了。而她卻從沒覺得這些事情是個負擔。相反,每次設計或是剪片前,李老師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和「永遠站在時尚前沿」的孩子們聊聊天,看看當下又出現了哪些流行詞語和新奇事兒,「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俏皮話總能給我最鮮活的建議!」李老師說道。



在讀研究生前,李老師就在課堂上知道了什麼是「終身學習」,然而對這個概念卻沒有什麼切身體會。「來了漢鼎之後,你會看到有這麼多老師都在踏踏實實地踐行『終身學習』,70多歲的英文學科領頭人Mr. Tait還在學習拉丁語和電腦,Vardanyan副校長不久前也獲得了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地理學和地緣政治領域的博士學位,還有好多老師都在利用個人時間參加各類學術研討會和課程努力提升自己。」就在這股「終身學習」風氣的帶動下,李老師也開始了她PGDE(學位教師教育文憑課程)的自我提升之路。「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多元化的老師,擁有能讓學生們『哇』出來的技能,並且將這些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們。」李老師大笑道,「畢竟要想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片海洋嘛!」



「帶著孩子們一起跨界」


漢鼎書院還有這樣一位「不簡單」的娃娃臉老師——她自4歲起就學習鋼琴,初二便考過了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鋼琴八級,任何歌曲只要哼上那麼一次,她都彈得出。北京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的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身邊總愛圍著一群「行走中的十萬個為什麼」。



這位被形容為「才華橫溢」的徐敏麗老師,在漢鼎書院任教音樂與人文課。「自小我的父母就讓我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範疇的事物,他們的鼓勵也讓我擁有了探索新事物的熱情與堅持下來的勇氣。」徐老師笑稱從小就喜歡音樂、中文和人文的她,能夠在漢鼎發揮所長,將興趣變為專業,實屬幸運。



不過,外向的徐老師也坦言,一開始入職漢鼎覺得「亞歷山大」, 「各種痘都冒出來了」。「漢鼎的老師們實在太牛了,有好多經驗豐富的博士、海歸,而像我這種剛入職的『小白』,只有一句話去表明決心——『奮起直追,後來追上』。」於是徐老師便向不同學科老師請教教學和管理經驗。她又利用個人時間報讀了伯明翰大學的文化遺產課程、IB線上課程,並多次參加如南韓科學技術院KAIST研討會等學術類會議,為日後成為「獨當一面」的老師打下紮實的根基。



別看徐老師自己會「跨界」教課,她還會帶領學生一起「跨界」學習、實踐。每當學校舉行各類演出活動時,你總能找到活躍在第一線的徐老師。這不,上學期末的音樂會上,徐老師就和負責中文戲劇與表演的楊濤老師聯手,幫二年級的小朋友排演了一場「聲情並茂」的精彩演出。而這會兒,徐老師又在研究如何將音樂課的「動感」與體育課的「美感」結合起來。有一次孩子們在體育課上學習韻律舞,而這支舞蹈的背景音樂恰好是他們之前在音樂課上學習過的。孩子們在熟悉的節拍中,不知不覺便投入到音樂的律動中,用生動且自然的動作詮釋音樂所表達的內容。正是這麼不經意的發現,讓細心的徐老師萌發了音樂、體育「一家親」的想法,她在之後的音樂課前都會和體育老師溝通近段時間的教授內容,並特別注意在音樂課上啟發孩子們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除了音樂,徐老師教的人文課和科學課程的學科合作也不少。人文課在講解到主題「光」的時候,徐老師便向科學部老師取經,為孩子們設計製作了小實驗;在介紹「食物與健康」時,徐老師和科學部老師合作,設計了一個超級市場的小遊戲,不僅讓學生更為輕鬆地掌握知識要點,還讓老師更為直觀地看到學生對已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



人文和中文、英文的學科互動就更多了,徐老師鼓勵學生用各種方法把在中英文課上學過的詞匯在人文課中運用出來,鞏固所學。在漢鼎書院的「萬物啟蒙」教學中,徐老師就打破了學科間的壁壘,帶領三年級的學生以「石」為主題進行起了探究式學習。孩子們在瞭解石頭形成過程後,還閱讀了與石頭相關的繪本,並用大小不一的彩石拼出各種活靈活現的小動物。在展示成果時,三年級的每一位孩子都爭著向各位老師、大哥哥姐姐們用中英雙語敘述他們探究的內容呢!



網絡上以前充滿調侃味道的「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你的英語是美術老師教的?」如今已經變成了真實的教育場景,尤其是在國際課程教育當中,小學全科教育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然而全科教育並不是要求全能老師,對於徐老師來說,「只是想在這場學科間的拆墻活動中走出單一學科的局限」,以她自身優勢幫助孩子完成知識在不同學科間的貫通和遷移



「魚不會爬樹,但我們可以激發孩子潛能」


雙語學校培養孩子紮實中文根基的同時,如何夯實英文基礎,是家長們最為關注的問題。自上學年開始,漢鼎書院便參照了英國國家課程標準以及美國藍思(Lexile)分級閱讀標準,評定孩子們聽、說、讀、寫各項英文能力並將他們編入「近母語」、「二語」和「近零基礎」三個小組學習英文。而漢鼎英文部的兩名年輕老師袁善衡和張瀚哲,便需要協助外籍英文老師幫助孩子們查缺補漏、精進英文。而事實上,這兩位老師做的,遠遠不止於此。



「無論背景如何,孩子們的未來都有著無限種可能。」張老師引用愛因斯坦的話說道,「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樹能力來評估一條魚,那麼它將一輩子認為自己是個笨蛋。而我們在這裡,就是為了確保孩子們能用各種可能的方式出類拔萃。」在小息或是課後,你會經常見到兩位老師幫助英文基礎不夠紮實的孩子從句子結構、語法、語音進行系統性的鞏固訓練,並隨時查缺補漏,一磚一瓦搭起學生的英文根基



而一個積極有趣而帶有啟迪性的教學環境總能讓學習事半功倍,尤其是對英語這門學科來說。這兩位以英文和法語為母語的老師,總會用他們充滿活力的腔調豐富搞怪的表情迅速消除學生對張口說英文的恐懼感。在Mr. Tait的英語文學課上,經常能看到袁老師迅速進入書中的角色,用各種語調和口音為孩子們詮釋不同的人物,而孩子們則總是被他入木三分的表演逗得哄堂大笑,而後便是針對書中人物性格的一陣熱烈討論。「我希望能夠走近學生、因材施教,讓他們可以通過演講和寫作自如地表達自我,激發各種潛能。」袁老師說道。



其實在漢鼎書院,每一位老師都心懷教育熱忱和學術激情。他們互相學習,並一起踐行「終身學習」。在這裡,二、三十多年教齡的資深老師們不僅會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還會無私地與年輕老師共享教學經驗。而多才多藝的年輕老師們,則潛心教研,不斷發揮自身的光和熱,為教學注入新鮮的能量、創造無限種可能。這樣一個視野開闊、擁抱多元化的教師團隊在即將到來的新學年,將繼續與孩子們相伴,砥礪前行,再創佳績!

最新文章
汉鼎年轻老师:无处不在、能文能武、不可或缺
发表于
2019-09-13

“发礼物啦!”究竟是什么礼物能让一年级孩子们在2018-19学年的最后一天,耐下体内不断雀跃的快乐因子,乖乖坐好、翘首以盼?又是什么样的礼物能自带尖叫属性、让每个孩子收到后都情不自禁“哇”出来呢?



这是十几本看似平淡无奇的厚本子,然而内里却大有乾坤。近一年的光阴就这么沉淀汇聚在这些亲手绘制的纪念册中,定格相伴岁月,掳获了一众孩子的的心。



翻开这些纪念册,第一页惟妙惟肖的自画像便让孩子们爱不释手。Marcus一看到自画像,嘴角就迅速绽放开来,忙不迭地大声说“实在太像了”。当他继续翻页,看到序言、日常点滴、我的最爱、悄悄话等内容时,泛红的小脸上不断飞出笑意,像柔波中的涟漪一路荡漾到身旁Elsa的脸上。Elsa呢,从翻启第一页开始,便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一直大声地用“哇”宣泄着心情,还不停左望望右瞅瞅看看周围同伴捧在手心的“宝贝”。Teresa则一直将小本子紧紧地抱在胸前,不住地说“谢谢吴老师”。



做个“有温度”的孩子王


这十几本一年级学生的成长纪念册,每一个字、每一笔线条都出自汉鼎书院吴兴一老师之手。从四月初便开始构思的吴老师,到六月底才利用私人时间完成成长纪念册的制作。她说最初也是从一年级班主任林美意老师那里得到启发,“班上有个日常评比进步表,林老师会用奖励的形式送孩子们一些小礼物,孩子都非常期待,常常争着问有没有”。于是,这位心思细腻的老师,便想着在学期结束时,为孩子们送上这样一份礼物。



“这是我接触过的第一批学生,他们在汉鼎真正迈入学习生涯,我想要把这一年值得回忆的地方都记录下来,送给他们一个能‘一辈子带着走的礼物’。”腼腆的吴老师笑着说。而收到孩子们一声声“谢谢”作为回礼,也让吴老师内心暖呼呼的。“之前我帮Jimmy补习拼音,还加了他数学补习导师的微信,方便讨论孩子平时的课程进度。学期最后一天孩子们放学走得匆忙来不及一个个打招呼,没想到的是,Jimmy后来还用补习导师的微信,和我道了一声谢。”说到这儿,吴老师的嘴角又向上扬了好几分。



“孩子们总是用直接简洁的方式自如地分享快乐和烦恼。和孩子能有共同语言的关键在于,你能否有耐心听他们说。”在和孩子打交道方面,吴老师确实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怪不得一说起吴老师,其他老师立马便会称赞道:“吴老师是一年级学生的最爱之一,这群孩子一见到她就会立马围上去抱住她。”



无独有偶,像吴老师这样的年轻老师,在汉鼎书院还有很多位,而随着新学年的来临,又会迎来多位年轻的新老师。这群老师大部分是刚刚研究生毕业,年龄不大,却总是被孩子们称为“爸爸”、“妈妈”。哪怕已多次提醒,但是孩子们就是不愿意改口。



“我把学生当弟弟妹妹”


古一鸣老师,就是最受汉鼎孩子欢迎的年轻老师之一。和小学部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打上交道”的他,没局限于跟具体的某一门课程。古老师形容自己的角色就像“万金油”,老师和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就要及时出手,不遗余力、尽我所能、发光发热。当有孩子在课堂中因为语言基础较弱,跟不上非母语的课堂节奏时,古老师会给予孩子及时的支援;一天八节课的学习之后,古老师用心准备的课外活动也能让同学们享受其中;他总是找大量的材料、做课件、设计活动,尽可能让孩子用轻松的方式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常感觉汉鼎的孩子就像我的弟弟妹妹一样,我和他们总有说不完的话、永远都不会冷场,我也经常鼓励他们多多表达和表现自己。” 古老师分享秘诀道,“想要融入孩子们的朋友圈,最好的方式就是和他们有共同的爱好。”所以在课间,你会经常见到一群一二年级的孩子围在古老师身边叽叽喳喳向他展示刚刚美术课自己的“大作”,或是看到古老师和爱跳街舞的William用碰拳或是很酷的手势打招呼。“有时间的话我还会和William聊聊街舞,让他当我的‘小老师’教我几招,孩子就会非常开心。”古老师笑着说,“我觉得这样跟学生交流挺好的,他们会信任我,也更愿意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感受告诉我。”



当古老师谈及在汉鼎最令他难忘的事情时,意料之中,是和学生有关。“我的生日不知道怎么就被一个一年级小女孩知道了,她还把这个消息偷偷告诉了其他孩子。那天下午我准备给一年级上课外活动课,刚一进班里,全班同学便给了我一个惊喜,齐声对我说‘古老师,生日快乐!’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孩子们太可爱了!”



这群汉鼎书院的年轻老师,不仅深受孩子们欢迎,还经常被其他老师们称赞“无处不在、能文能武、不可或缺”。他们常常上得了中文,补得了数学,既能当得了编导剪得一手好片,又不愧对“钢琴家”称号弹得一首好曲。



“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得有一片海”


拥有对外汉语硕士学位的李欣遥本科是编导出身。极赋艺术细胞的她,走进了汉鼎的视觉艺术课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尤其是在视觉艺术课的课堂上,老师更是鼓励多元化的表达。因此对于任课老师来说,课前备课还要把每个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都考虑到。”她坦言,资深的老师们对课堂的管控能力令她受益匪浅,而更令她感慨良多的是,汉鼎的学生不论是自主学习动机还是行动能力都非常强。“我还记得学校开放日前,五年级的孩子们正在学‘装置艺术’,他们当下就自己动手做了一个装置艺术品——一个布满了各种颜色和形状的天棚,并把它放在了视觉艺术教室内。”就是这样一个棚,让本就充满无限创意的视觉艺术教室,更添一分别致和灵动,难怪会在开放日当天引来一群低年级的孩子在棚下钻来钻去。



“在汉鼎,孩子们都会用高标准去要求自己,作为老师,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呢?”李老师笑言。“十八般武艺加身”的她,平时在学校设计证书、海报、H5样样不在话下,更不用说做起老本行剪片和拍照了。而她却从没觉得这些事情是个负担。相反,每次设计或是剪片前,李老师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和“永远站在时尚前沿”的孩子们聊聊天,看看当下又出现了哪些流行词语和新奇事儿,“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俏皮话总能给我最鲜活的建议!”李老师说道。



在读研究生前,李老师就在课堂上知道了什么是“终身学习”,然而对这个概念却没有什么切身体会。“来了汉鼎之后,你会看到有这么多老师都在踏踏实实地践行‘终身学习’,70多岁的英文学科领头人Mr. Tait还在学习拉丁语和电脑,Vardanyan副校长不久前也获得了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地理学和地缘政治领域的博士学位,还有好多老师都在利用个人时间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和课程努力提升自己。”就在这股“终身学习”风气的带动下,李老师也开始了她PGDE(学位教师教育文凭课程)的自我提升之路。“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多元化的老师,拥有能让学生们‘哇’出来的技能,并且将这些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李老师大笑道,“毕竟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片海洋嘛!”



“带着孩子们一起跨界”


汉鼎书院还有这样一位“不简单”的娃娃脸老师——她自4岁起就学习钢琴,初二便考过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钢琴八级,任何歌曲只要哼上那么一次,她都弹得出。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身边总爱围着一群“行走中的十万个为什么”。



这位被形容为“才华横溢”的徐敏丽老师,在汉鼎书院任教音乐与人文课。“自小我的父母就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不同范畴的事物,他们的鼓励也让我拥有了探索新事物的热情与坚持下来的勇气。”徐老师笑称从小就喜欢音乐、中文和人文的她,能够在汉鼎发挥所长,将兴趣变为专业,实属幸运。



不过,外向的徐老师也坦言,一开始入职汉鼎觉得“亚历山大”, “各种痘都冒出来了”。“汉鼎的老师们实在太牛了,有好多经验丰富的博士、海归,而像我这种刚入职的‘小白’,只有一句话去表明决心——‘奋起直追,后来追上’。”于是徐老师便向不同学科老师请教教学和管理经验。她又利用个人时间报读了伯明翰大学的文化遗产课程、IB线上课程,并多次参加如南韩科学技术院KAIST研讨会等学术类会议,为日后成为“独当一面”的老师打下扎实的根基。



别看徐老师自己会“跨界”教课,她还会带领学生一起跨界”学习、实践。每当学校举行各类演出活动时,你总能找到活跃在第一线的徐老师。这不,上学期末的音乐会上,徐老师就和负责中文戏剧与表演的杨涛老师联手,帮二年级的小朋友排演了一场“声情并茂”的精彩演出。而这会儿,徐老师又在研究如何将音乐课的动感”与体育课的美感”结合起来。有一次孩子们在体育课上学习韵律舞,而这支舞蹈的背景音乐恰好是他们之前在音乐课上学习过的。孩子们在熟悉的节拍中,不知不觉便投入到音乐的律动中,用生动且自然的动作诠释音乐所表达的内容。正是这么不经意的发现,让细心的徐老师萌发了音乐、体育“一家亲”的想法,她在之后的音乐课前都会和体育老师沟通近段时间的教授内容,并特别注意在音乐课上启发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除了音乐,徐老师教的人文课和科学课程的学科合作也不少。人文课在讲解到主题“光”的时候,徐老师便向科学部老师取经,为孩子们设计制作了小实验;在介绍“食物与健康”时,徐老师和科学部老师合作,设计了一个超级市场的小游戏,不仅让学生更为轻松地掌握知识要点,还让老师更为直观地看到学生对已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人文和中文、英文的学科互动就更多了,徐老师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把在中英文课上学过的词汇在人文课中运用出来,巩固所学。在汉鼎书院的“万物启蒙”教学中,徐老师就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带领三年级的学生以“石”为主题进行起了探究式学习。孩子们在了解石头形成过程后,还阅读了与石头相关的绘本,并用大小不一的彩石拼出各种活灵活现的小动物。在展示成果时,三年级的每一位孩子都争着向各位老师、大哥哥姐姐们用中英双语叙述他们探究的内容呢!



网络上以前充满调侃味道的“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你的英语是美术老师教的?”如今已经变成了真实的教育场景,尤其是在国际课程教育当中,小学全科教育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然而全科教育并不是要求全能老师,对于徐老师来说,“只是想在这场学科间的拆墙活动中走出单一学科的局限”,以她自身优势帮助孩子完成知识在不同学科间的贯通和迁移



“鱼不会爬树,但我们可以激发孩子潜能”


双语学校培养孩子扎实中文根基的同时,如何夯实英文基础,是家长们最为关注的问题。自上学年开始,汉鼎书院便参照了英国国家课程标准以及美国蓝思(Lexile)分级阅读标准,评定孩子们听、说、读、写各项英文能力并将他们编入“近母语”、“二语”和“近零基础”三个小组学习英文。而汉鼎英文部的两名年轻老师袁善衡和张瀚哲,便需要协助外籍英文老师帮助孩子们查缺补漏、精进英文。而事实上,这两位老师做的,远远不止于此。



“无论背景如何,孩子们的未来都有着无限种可能。”张老师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道,“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树能力来评估一条鱼,那么它将一辈子认为自己是个笨蛋。而我们在这里,就是为了确保孩子们能用各种可能的方式出类拔萃。”在小息或是课后,你会经常见到两位老师帮助英文基础不够扎实的孩子从句子结构、语法、语音进行系统性的巩固训练,并随时查缺补漏,一砖一瓦搭起学生的英文根基



而一个积极有趣而带有启迪性的教学环境总能让学习事半功倍,尤其是对英语这门学科来说。这两位以英文和法语为母语的老师,总会用他们充满活力的腔调丰富搞怪的表情迅速消除学生对张口说英文的恐惧感。在Mr. Tait的英语文学课上,经常能看到袁老师迅速进入书中的角色,用各种语调和口音为孩子们诠释不同的人物,而孩子们则总是被他入木三分的表演逗得哄堂大笑,而后便是针对书中人物性格的一阵热烈讨论。“我希望能够走近学生、因材施教,让他们可以通过演讲和写作自如地表达自我,激发各种潜能。”袁老师说道。



其实在汉鼎书院,每一位老师都心怀教育热忱和学术激情。他们互相学习,并一起践行终身学习”。在这里,二、三十多年教龄的资深老师们不仅会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会无私地与年轻老师共享教学经验。而多才多艺的年轻老师们,则潜心教研,不断发挥自身的光和热,为教学注入新鲜的能量、创造无限种可能。这样一个视野开阔、拥抱多元化的教师团队在即将到来的新学年,将继续与孩子们相伴,砥砺前行,再创佳绩!


Latest Articles
漢鼎年輕老師:無處不在、能文能武、不可或缺
Published on
Sep 13, 2019
Chinese version only

「發禮物啦!」究竟是什麼禮物能讓一年級孩子們在2018-19學年的最後一天,耐下體內不斷雀躍的快樂因子,乖乖坐好、翹首以盼?又是什麼樣的禮物能自帶尖叫屬性、讓每個孩子收到後都情不自禁「哇」出來呢?



這是十幾本看似平淡無奇的厚本子,然而內裡卻大有乾坤。近一年的光陰就這麼沉澱匯聚在這些親手繪製的紀念冊中,定格相伴歲月,擄獲了一眾孩子的的心。



翻開這些紀念冊,第一頁惟妙惟肖的自畫像便讓孩子們愛不釋手。Marcus一看到自畫像,嘴角就迅速綻放開來,忙不迭地大聲說「實在太像了」。當他繼續翻頁,看到序言、日常點滴、我的最愛、悄悄話等內容時,泛紅的小臉上不斷飛出笑意,像柔波中的漣漪一路蕩漾到身旁Elsa的臉上。Elsa呢,從翻啟第一頁開始,便控制不住內心的喜悅,一直大聲地用「哇」宣洩著心情,還不停左望望右瞅瞅看看周圍同伴捧在手心的「寶貝」。Teresa則一直將小本子緊緊地抱在胸前,不住地說「謝謝吳老師」。



做個「有溫度」的孩子王


這十幾本一年級學生的成長紀念冊,每一個字、每一筆線條都出自漢鼎書院吳興一老師之手。從四月初便開始構思的吳老師,到六月底才利用私人時間完成成長紀念冊的製作。她說最初也是從一年級班主任林美意老師那裡得到啟發,「班上有個日常評比進步表,林老師會用獎勵的形式送孩子們一些小禮物,孩子都非常期待,常常爭著問有沒有」。於是,這位心思細膩的老師,便想著在學期結束時,為孩子們送上這樣一份禮物。




「這是我接觸過的第一批學生,他們在漢鼎真正邁入學習生涯,我想要把這一年值得回憶的地方都記錄下來,送給他們一個能『一輩子帶著走的禮物』。」靦腆的吳老師笑著說。而收到孩子們一聲聲「謝謝」作為回禮,也讓吳老師內心暖呼呼的。「之前我幫Jimmy補習拼音,還加了他數學補習導師的微信,方便討論孩子平時的課程進度。學期最後一天孩子們放學走得匆忙來不及一個個打招呼,沒想到的是,Jimmy後來還用補習導師的微信,和我道了一聲謝。」說到這兒,吳老師的嘴角又向上揚了好幾分。



「孩子們總是用直接簡潔的方式自如地分享快樂和煩惱。和孩子能有共同語言的關鍵在於,你能否有耐心聽他們說。」在和孩子打交道方面,吳老師確實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怪不得一說起吳老師,其他老師立馬便會稱讚道:「吳老師是一年級學生的最愛之一,這群孩子一見到她就會立馬圍上去抱住她。」



無獨有偶,像吳老師這樣的年輕老師,在漢鼎書院還有很多位,而隨著新學年的來臨,又會迎來多位年輕的新老師。這群老師大部分是剛剛研究生畢業,年齡不大,卻總是被孩子們稱為「爸爸」、「媽媽」。哪怕已多次提醒,但是孩子們就是不願意改口。



「我把學生當弟弟妹妹」


古一鳴老師,就是最受漢鼎孩子歡迎的年輕老師之一。和小學部的每一個孩子都能「打上交道」的他,沒局限於跟具體的某一門課程。古老師形容自己的角色就像「萬金油」,老師和學生需要幫助的時候就要及時出手,不遺餘力、盡我所能、發光發熱。當有孩子在課堂中因為語言基礎較弱,跟不上非母語的課堂節奏時,古老師會給予孩子及時的支援;一天八節課的學習之後,古老師用心準備的課外活動也能讓同學們享受其中;他總是找大量的材料、做課件、設計活動,盡可能讓孩子用輕鬆的方式學到更多的知識。



我常感覺漢鼎的孩子就像我的弟弟妹妹一樣,我和他們總有說不完的話、永遠都不會冷場,我也經常鼓勵他們多多表達和表現自己。」 古老師分享秘訣道,「想要融入孩子們的朋友圈,最好的方式就是和他們有共同的愛好。」所以在課間,你會經常見到一群一二年級的孩子圍在古老師身邊嘰嘰喳喳向他展示剛剛美術課自己的「大作」,或是看到古老師和愛跳街舞的William用碰拳或是很酷的手勢打招呼。「有時間的話我還會和William聊聊街舞,讓他當我的『小老師』教我幾招,孩子就會非常開心。」古老師笑著說,「我覺得這樣跟學生交流挺好的,他們會信任我,也更願意第一時間把自己的感受告訴我。」



當古老師談及在漢鼎最令他難忘的事情時,意料之中,是和學生有關。「我的生日不知道怎麼就被一個一年級小女孩知道了,她還把這個消息偷偷告訴了其他孩子。那天下午我準備給一年級上課外活動課,剛一進班裡,全班同學便給了我一個驚喜,齊聲對我說『古老師,生日快樂!』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動,孩子們太可愛了!」



這群漢鼎書院的年輕老師,不僅深受孩子們歡迎,還經常被其他老師們稱讚「無處不在、能文能武、不可或缺」。他們常常上得了中文,補得了數學,既能當得了編導剪得一手好片,又不愧對「鋼琴家」稱號彈得一首好曲。



「要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得有一片海」


擁有對外漢語碩士學位的李欣遙本科是編導出身。極賦藝術細胞的她,走進了漢鼎的視覺藝術課堂。「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有不同的想法,尤其是在視覺藝術課的課堂上,老師更是鼓勵多元化的表達。因此對於任課老師來說,課前備課還要把每個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都考慮到。」她坦言,資深的老師們對課堂的管控能力令她受益匪淺,而更令她感慨良多的是,漢鼎的學生不論是自主學習動機還是行動能力都非常強。「我還記得學校開放日前,五年級的孩子們正在學『裝置藝術』,他們當下就自己動手做了一個裝置藝術品——一個佈滿了各種顏色和形狀的天棚,並把它放在了視覺藝術教室內。」就是這樣一個棚,讓本就充滿無限創意的視覺藝術教室,更添一分別緻和靈動,難怪會在開放日當天引來一群低年級的孩子在棚下鑽來鑽去。



「在漢鼎,孩子們都會用高標準去要求自己,作為老師,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實現自我價值呢?」李老師笑言。「十八般武藝加身」的她,平時在學校設計證書、海報、H5樣樣不在話下,更不用說做起老本行剪片和拍照了。而她卻從沒覺得這些事情是個負擔。相反,每次設計或是剪片前,李老師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和「永遠站在時尚前沿」的孩子們聊聊天,看看當下又出現了哪些流行詞語和新奇事兒,「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俏皮話總能給我最鮮活的建議!」李老師說道。



在讀研究生前,李老師就在課堂上知道了什麼是「終身學習」,然而對這個概念卻沒有什麼切身體會。「來了漢鼎之後,你會看到有這麼多老師都在踏踏實實地踐行『終身學習』,70多歲的英文學科領頭人Mr. Tait還在學習拉丁語和電腦,Vardanyan副校長不久前也獲得了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地理學和地緣政治領域的博士學位,還有好多老師都在利用個人時間參加各類學術研討會和課程努力提升自己。」就在這股「終身學習」風氣的帶動下,李老師也開始了她PGDE(學位教師教育文憑課程)的自我提升之路。「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多元化的老師,擁有能讓學生們『哇』出來的技能,並且將這些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們。」李老師大笑道,「畢竟要想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片海洋嘛!」



「帶著孩子們一起跨界」


漢鼎書院還有這樣一位「不簡單」的娃娃臉老師——她自4歲起就學習鋼琴,初二便考過了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鋼琴八級,任何歌曲只要哼上那麼一次,她都彈得出。北京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的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身邊總愛圍著一群「行走中的十萬個為什麼」。



這位被形容為「才華橫溢」的徐敏麗老師,在漢鼎書院任教音樂與人文課。「自小我的父母就讓我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範疇的事物,他們的鼓勵也讓我擁有了探索新事物的熱情與堅持下來的勇氣。」徐老師笑稱從小就喜歡音樂、中文和人文的她,能夠在漢鼎發揮所長,將興趣變為專業,實屬幸運。



不過,外向的徐老師也坦言,一開始入職漢鼎覺得「亞歷山大」, 「各種痘都冒出來了」。「漢鼎的老師們實在太牛了,有好多經驗豐富的博士、海歸,而像我這種剛入職的『小白』,只有一句話去表明決心——『奮起直追,後來追上』。」於是徐老師便向不同學科老師請教教學和管理經驗。她又利用個人時間報讀了伯明翰大學的文化遺產課程、IB線上課程,並多次參加如南韓科學技術院KAIST研討會等學術類會議,為日後成為「獨當一面」的老師打下紮實的根基。



別看徐老師自己會「跨界」教課,她還會帶領學生一起「跨界」學習、實踐。每當學校舉行各類演出活動時,你總能找到活躍在第一線的徐老師。這不,上學期末的音樂會上,徐老師就和負責中文戲劇與表演的楊濤老師聯手,幫二年級的小朋友排演了一場「聲情並茂」的精彩演出。而這會兒,徐老師又在研究如何將音樂課的「動感」與體育課的「美感」結合起來。有一次孩子們在體育課上學習韻律舞,而這支舞蹈的背景音樂恰好是他們之前在音樂課上學習過的。孩子們在熟悉的節拍中,不知不覺便投入到音樂的律動中,用生動且自然的動作詮釋音樂所表達的內容。正是這麼不經意的發現,讓細心的徐老師萌發了音樂、體育「一家親」的想法,她在之後的音樂課前都會和體育老師溝通近段時間的教授內容,並特別注意在音樂課上啟發孩子們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除了音樂,徐老師教的人文課和科學課程的學科合作也不少。人文課在講解到主題「光」的時候,徐老師便向科學部老師取經,為孩子們設計製作了小實驗;在介紹「食物與健康」時,徐老師和科學部老師合作,設計了一個超級市場的小遊戲,不僅讓學生更為輕鬆地掌握知識要點,還讓老師更為直觀地看到學生對已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



人文和中文、英文的學科互動就更多了,徐老師鼓勵學生用各種方法把在中英文課上學過的詞匯在人文課中運用出來,鞏固所學。在漢鼎書院的「萬物啟蒙」教學中,徐老師就打破了學科間的壁壘,帶領三年級的學生以「石」為主題進行起了探究式學習。孩子們在瞭解石頭形成過程後,還閱讀了與石頭相關的繪本,並用大小不一的彩石拼出各種活靈活現的小動物。在展示成果時,三年級的每一位孩子都爭著向各位老師、大哥哥姐姐們用中英雙語敘述他們探究的內容呢!



網絡上以前充滿調侃味道的「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你的英語是美術老師教的?」如今已經變成了真實的教育場景,尤其是在國際課程教育當中,小學全科教育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然而全科教育並不是要求全能老師,對於徐老師來說,「只是想在這場學科間的拆墻活動中走出單一學科的局限」,以她自身優勢幫助孩子完成知識在不同學科間的貫通和遷移



「魚不會爬樹,但我們可以激發孩子潛能」


雙語學校培養孩子紮實中文根基的同時,如何夯實英文基礎,是家長們最為關注的問題。自上學年開始,漢鼎書院便參照了英國國家課程標準以及美國藍思(Lexile)分級閱讀標準,評定孩子們聽、說、讀、寫各項英文能力並將他們編入「近母語」、「二語」和「近零基礎」三個小組學習英文。而漢鼎英文部的兩名年輕老師袁善衡和張瀚哲,便需要協助外籍英文老師幫助孩子們查缺補漏、精進英文。而事實上,這兩位老師做的,遠遠不止於此。



「無論背景如何,孩子們的未來都有著無限種可能。」張老師引用愛因斯坦的話說道,「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樹能力來評估一條魚,那麼它將一輩子認為自己是個笨蛋。而我們在這裡,就是為了確保孩子們能用各種可能的方式出類拔萃。」在小息或是課後,你會經常見到兩位老師幫助英文基礎不夠紮實的孩子從句子結構、語法、語音進行系統性的鞏固訓練,並隨時查缺補漏,一磚一瓦搭起學生的英文根基



而一個積極有趣而帶有啟迪性的教學環境總能讓學習事半功倍,尤其是對英語這門學科來說。這兩位以英文和法語為母語的老師,總會用他們充滿活力的腔調豐富搞怪的表情迅速消除學生對張口說英文的恐懼感。在Mr. Tait的英語文學課上,經常能看到袁老師迅速進入書中的角色,用各種語調和口音為孩子們詮釋不同的人物,而孩子們則總是被他入木三分的表演逗得哄堂大笑,而後便是針對書中人物性格的一陣熱烈討論。「我希望能夠走近學生、因材施教,讓他們可以通過演講和寫作自如地表達自我,激發各種潛能。」袁老師說道。



其實在漢鼎書院,每一位老師都心懷教育熱忱和學術激情。他們互相學習,並一起踐行「終身學習」。在這裡,二、三十多年教齡的資深老師們不僅會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還會無私地與年輕老師共享教學經驗。而多才多藝的年輕老師們,則潛心教研,不斷發揮自身的光和熱,為教學注入新鮮的能量、創造無限種可能。這樣一個視野開闊、擁抱多元化的教師團隊在即將到來的新學年,將繼續與孩子們相伴,砥礪前行,再創佳績!

Sorry, your browser is out of date

We've noticed you're currently using an old version of IE.
We really recommend you update your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