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又圓,桂又開,時序易遷,轉眼又到了中秋。
向來注重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漢鼎書院,在這個充滿人情味的節日裡,自然別出心裁安排了一系列慶祝活動,以期為孩子們帶來一次有趣又滿滿乾貨的學習體驗。
早在中秋節前幾天,老師和學生們就已經積極投入到中秋活動的各項準備中來啦。小學部的孩子們在美術課上,體驗起了中國傳統技藝,他們不僅拿起了畫筆,變廢為寶,將一次性紙盤裝飾成了憨態可掬的小兔子,還變身「手藝人」,紮起了傳統彩紙燈籠……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高高掛在校園走廊上時,這群孩子們可驕傲了,紛紛比試起誰做的燈籠更漂亮,別有一番「風景這邊獨好」的模樣。
而孩子們近期也在中文課堂上學起了和「月」有關的應景詩詞。在一片片誦讀聲中,可把中秋節給盼來啦!
這一天,漢鼎師生個個喜笑顏開,紛紛換上了中國傳統服飾回校,濃濃節日氣氛撲面而來。
在為小學生準備的中秋集會上,老師們介紹了中秋節的由來、習俗,還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充分發掘了傳統節日的內涵。
在老師音色婉轉、餘韻悠長的古箏伴奏下,二年級學生演唱了意藴雋永的《送別》,那離情別意的淡然愁緒在今日喜慶佳節的烘托下,更顯團圓的美好。
中文老師們也為孩子們獻上了一曲集誦——《水調歌頭》,情真意摯,舒捲自如,曠達灑脫。
緊接著,四年級的甑同學也表演起了「看家絕技」——變臉,為節日助興。他眨眼之間就變換出各色自製的臉譜,現場的小觀眾們無不捧腹大笑。
在集會上,孩子們小試牛刀,不僅火眼金睛根據老師們提供的小時候的照片,猜出了相中之人,還輕鬆答出了熱身謎語。而當老師宣佈完猜燈謎的規則後,孩子們振臂歡呼,飛奔到各自猜謎的區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而中學生們也利用中文課的時間,在中學部的燈謎區猜起了燈謎。
禮堂、走廊的牆上都貼著一道道謎題紙。這些謎題設題精巧、趣味十足,範圍涵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甚至還有最受孩子們歡迎的腦筋急轉彎。
別具趣味的猜謎活動在增添了節日氣氛之餘,還鍛煉了孩子們思考和分析的能力。瞧,牆上的謎紙很快就被猜中答案的孩子們摘下。這群興高采烈的孩子們一邊笑著鬧著跑去兌獎處,一邊不住地向遇到的同伴炫耀又猜出了一道題。絞盡腦汁還沒猜出來的小朋友立馬拉來了後援團——老師。中文老師這時候可是最受歡迎,遭到了孩子們的「瘋搶」。湊不上前的小朋友乾脆轉移戰場,寄希望於戰利品多的同伴和負責兌獎的老師。他們一個個高舉謎紙,嘰嘰喳喳把題目讀給對方聽,期盼的大眼睛閃著光、一眨不眨,生怕錯過一丁點兒提示。
一個人走多遠,都走不出對家的思念。而此刻,漢鼎的畢業學子們即使再匆忙,也心心念念著母校種種溫情往事。他們紛紛發來對漢鼎書院的祝福,訴說著對漢鼎生活的牽掛,將溫暖送入每個漢鼎人的心坎上。
Sat Abdul Matin(首屆畢業生)
香港大學醫學院
疫情稍緩,前不久我也正式開始在大學校園和老師們面對面上課,那一刻才感到是實實在在的大學生,心情愉悅。學業上嘛,課程內容排山倒海,一刻都不能停下,但我仍樂在其中。
現在妹妹也在漢鼎書院讀書,所以對於母校的情況,我「了如指掌」哈哈。相當開心當時教導我的那批老師現在又都成為了妹妹的任課老師。能遇上這麼用心、專業的漢鼎老師,她和我真的都很幸運!在此,希望漢鼎書院能不斷發展壯大,讓更多學子都能享受到因材施教的教育。
Louise Zhou(第二屆畢業生)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
我的大學9月底才開學,所以近兩個月一直忙著準備簽證、找宿舍等行前工作。前兩天收拾行李的時候,突然就想起了當時在母校漢鼎書院參加社會服務活動周的情景。那時候疫情還沒來,我們中學生一起去了老撾,在當地一個開車要一個多小時才有手機信號的地方修建房屋,此刻憶起那段和同學、老師們的美好時光,只覺得無比懷念,甚至有些心酸。想當初在漢鼎時,很多事情都有老師從旁引導,但是現在要上大學了,凡事都得親力親為,感覺身邊沒了個可以詢謀諮度、出謀劃策的人。不過也感謝IBDP課程對我時間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磨煉,讓我能順利將千頭萬緒的行前準備工作安置妥當。在此,我還是要和學弟學妹們宣傳一下漢鼎的IBDP課程:「來吧,勇敢挑戰IB,入股不虧哈哈!」
佳節來臨之際,我祝漢鼎學子平安快樂、學業進步;願老師們身體健康、事事順心;期待漢鼎書院發展得越來越好!
月又圆,桂又开,时序易迁,转眼又到了中秋。
向来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汉鼎书院,在这个充满人情味的节日里,自然别出心裁安排了一系列庆祝活动,以期为孩子们带来一次有趣又满满干货的学习体验。
早在中秋节前几天,老师和学生们就已经积极投入到中秋活动的各项准备中来啦。小学部的孩子们在美术课上,体验起了中国传统技艺,他们不仅拿起了画笔,变废为宝,将一次性纸盘装饰成了憨态可掬的小兔子,还变身“手艺人”,扎起了传统彩纸灯笼……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高高挂在校园走廊上时,这群孩子们可骄傲了,纷纷比试起谁做的灯笼更漂亮,别有一番“风景这边独好”的模样。
而孩子们近期也在中文课堂上学起了和“月”有关的应景诗词。在一片片诵读声中,可把中秋节给盼来啦!
这一天,汉鼎师生个个喜笑颜开,纷纷换上了中国传统服饰回校,浓浓节日气氛扑面而来。
在为小学生准备的中秋集会上,老师们介绍了中秋节的由来、习俗,还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充分发掘了传统节日的内涵。
在老师音色婉转、余韵悠长的古筝伴奏下,二年级学生演唱了意藴隽永的《送别》,那离情别意的淡然愁绪在今日喜庆佳节的烘托下,更显团圆的美好。
中文老师们也为孩子们献上了一曲集诵——《水调歌头》,情真意挚,舒卷自如,旷达洒脱。
紧接着,四年级的甑同学也表演起了“看家绝技”——变脸,为节日助兴。他眨眼之间就变换出各色自制的脸谱,现场的小观众们无不捧腹大笑。
在集会上,孩子们小试牛刀,不仅火眼金睛根据老师们提供的小时候的照片,猜出了相中之人,还轻松答出了热身谜语。而当老师宣布完猜灯谜的规则后,孩子们振臂欢呼,飞奔到各自猜谜的区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而中学生们也利用中文课的时间,在中学部的灯谜区猜起了灯谜。
礼堂、走廊的墙上都贴着一道道谜题纸。这些谜题设题精巧、趣味十足,范围涵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甚至还有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脑筋急转弯。
别具趣味的猜谜活动在增添了节日气氛之余,还锻炼了孩子们思考和分析的能力。瞧,墙上的谜纸很快就被猜中答案的孩子们摘下。这群兴高采烈的孩子们一边笑着闹着跑去兑奖处,一边不住地向遇到的同伴炫耀又猜出了一道题。绞尽脑汁还没猜出来的小朋友立马拉来了后援团——老师。中文老师这时候可是最受欢迎,遭到了孩子们的“疯抢”。凑不上前的小朋友干脆转移战场,寄希望于战利品多的同伴和负责兑奖的老师。他们一个个高举谜纸,叽叽喳喳把题目读给对方听,期盼的大眼睛闪着光、一眨不眨,生怕错过一丁点儿提示。
一个人走多远,都走不出对家的思念。而此刻,汉鼎的毕业学子们即使再匆忙,也心心念念着母校种种温情往事。他们纷纷发来对汉鼎书院的祝福,诉说着对汉鼎生活的牵挂,将温暖送入每个汉鼎人的心坎上。
Sat Abdul Matin(首届毕业生)
香港大学医学院
疫情稍缓,前不久我也正式开始在大学校园和老师们面对面上课,那一刻才感到是实实在在的大学生,心情愉悦。学业上嘛,课程内容排山倒海,一刻都不能停下,但我仍乐在其中。
现在妹妹也在汉鼎书院读书,所以对于母校的情况,我“了如指掌”哈哈。相当开心当时教导我的那批老师现在又都成为了妹妹的任课老师。能遇上这么用心、专业的汉鼎老师,她和我真的都很幸运!在此,希望汉鼎书院能不断发展壮大,让更多学子都能享受到因材施教的教育。
Louise Zhou(第二届毕业生)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
我的大学9月底才开学,所以近两个月一直忙着准备签证、找宿舍等行前工作。前两天收拾行李的时候,突然就想起了当时在母校汉鼎书院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周的情景。那时候疫情还没来,我们中学生一起去了老挝,在当地一个开车要一个多小时才有手机信号的地方修建房屋,此刻忆起那段和同学、老师们的美好时光,只觉得无比怀念,甚至有些心酸。想当初在汉鼎时,很多事情都有老师从旁引导,但是现在要上大学了,凡事都得亲力亲为,感觉身边没了个可以询谋咨度、出谋划策的人。不过也感谢IBDP课程对我时间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磨炼,让我能顺利将千头万绪的行前准备工作安置妥当。在此,我还是要和学弟学妹们宣传一下汉鼎的IBDP课程:“来吧,勇敢挑战IB,入股不亏哈哈!”
佳节来临之际,我祝汉鼎学子平安快乐、学业进步;愿老师们身体健康、事事顺心;期待汉鼎书院发展得越来越好!
月又圓,桂又開,時序易遷,轉眼又到了中秋。
向來注重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漢鼎書院,在這個充滿人情味的節日裡,自然別出心裁安排了一系列慶祝活動,以期為孩子們帶來一次有趣又滿滿乾貨的學習體驗。
早在中秋節前幾天,老師和學生們就已經積極投入到中秋活動的各項準備中來啦。小學部的孩子們在美術課上,體驗起了中國傳統技藝,他們不僅拿起了畫筆,變廢為寶,將一次性紙盤裝飾成了憨態可掬的小兔子,還變身「手藝人」,紮起了傳統彩紙燈籠……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高高掛在校園走廊上時,這群孩子們可驕傲了,紛紛比試起誰做的燈籠更漂亮,別有一番「風景這邊獨好」的模樣。
而孩子們近期也在中文課堂上學起了和「月」有關的應景詩詞。在一片片誦讀聲中,可把中秋節給盼來啦!
這一天,漢鼎師生個個喜笑顏開,紛紛換上了中國傳統服飾回校,濃濃節日氣氛撲面而來。
在為小學生準備的中秋集會上,老師們介紹了中秋節的由來、習俗,還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充分發掘了傳統節日的內涵。
在老師音色婉轉、餘韻悠長的古箏伴奏下,二年級學生演唱了意藴雋永的《送別》,那離情別意的淡然愁緒在今日喜慶佳節的烘托下,更顯團圓的美好。
中文老師們也為孩子們獻上了一曲集誦——《水調歌頭》,情真意摯,舒捲自如,曠達灑脫。
緊接著,四年級的甑同學也表演起了「看家絕技」——變臉,為節日助興。他眨眼之間就變換出各色自製的臉譜,現場的小觀眾們無不捧腹大笑。
在集會上,孩子們小試牛刀,不僅火眼金睛根據老師們提供的小時候的照片,猜出了相中之人,還輕鬆答出了熱身謎語。而當老師宣佈完猜燈謎的規則後,孩子們振臂歡呼,飛奔到各自猜謎的區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而中學生們也利用中文課的時間,在中學部的燈謎區猜起了燈謎。
禮堂、走廊的牆上都貼著一道道謎題紙。這些謎題設題精巧、趣味十足,範圍涵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甚至還有最受孩子們歡迎的腦筋急轉彎。
別具趣味的猜謎活動在增添了節日氣氛之餘,還鍛煉了孩子們思考和分析的能力。瞧,牆上的謎紙很快就被猜中答案的孩子們摘下。這群興高采烈的孩子們一邊笑著鬧著跑去兌獎處,一邊不住地向遇到的同伴炫耀又猜出了一道題。絞盡腦汁還沒猜出來的小朋友立馬拉來了後援團——老師。中文老師這時候可是最受歡迎,遭到了孩子們的「瘋搶」。湊不上前的小朋友乾脆轉移戰場,寄希望於戰利品多的同伴和負責兌獎的老師。他們一個個高舉謎紙,嘰嘰喳喳把題目讀給對方聽,期盼的大眼睛閃著光、一眨不眨,生怕錯過一丁點兒提示。
一個人走多遠,都走不出對家的思念。而此刻,漢鼎的畢業學子們即使再匆忙,也心心念念著母校種種溫情往事。他們紛紛發來對漢鼎書院的祝福,訴說著對漢鼎生活的牽掛,將溫暖送入每個漢鼎人的心坎上。
Sat Abdul Matin(首屆畢業生)
香港大學醫學院
疫情稍緩,前不久我也正式開始在大學校園和老師們面對面上課,那一刻才感到是實實在在的大學生,心情愉悅。學業上嘛,課程內容排山倒海,一刻都不能停下,但我仍樂在其中。
現在妹妹也在漢鼎書院讀書,所以對於母校的情況,我「了如指掌」哈哈。相當開心當時教導我的那批老師現在又都成為了妹妹的任課老師。能遇上這麼用心、專業的漢鼎老師,她和我真的都很幸運!在此,希望漢鼎書院能不斷發展壯大,讓更多學子都能享受到因材施教的教育。
Louise Zhou(第二屆畢業生)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
我的大學9月底才開學,所以近兩個月一直忙著準備簽證、找宿舍等行前工作。前兩天收拾行李的時候,突然就想起了當時在母校漢鼎書院參加社會服務活動周的情景。那時候疫情還沒來,我們中學生一起去了老撾,在當地一個開車要一個多小時才有手機信號的地方修建房屋,此刻憶起那段和同學、老師們的美好時光,只覺得無比懷念,甚至有些心酸。想當初在漢鼎時,很多事情都有老師從旁引導,但是現在要上大學了,凡事都得親力親為,感覺身邊沒了個可以詢謀諮度、出謀劃策的人。不過也感謝IBDP課程對我時間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磨煉,讓我能順利將千頭萬緒的行前準備工作安置妥當。在此,我還是要和學弟學妹們宣傳一下漢鼎的IBDP課程:「來吧,勇敢挑戰IB,入股不虧哈哈!」
佳節來臨之際,我祝漢鼎學子平安快樂、學業進步;願老師們身體健康、事事順心;期待漢鼎書院發展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