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
sc
en
最新文章
國安教育在漢鼎:春風化雨入童心
發表於
2021-04-23

​2021年4月15日,是第六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也是香港特區自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的首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在歷經修例風波的動盪不安後,香港社會終於刮起了一股「國安教育」之風,而漢鼎書院也再一次將國安教育、愛國教育在校園中鋪展開。

據漢鼎書院德育主任趙老師介紹,為了迎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到來,學校不僅有以宣傳教育為主的主題班會,還有兼具互動性與趣味性的海報製作活動及知識問答比賽。

               

「我們希望這些活動與安排能讓孩子們了解國家安全包含的十六個大方面其實和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作為一個學生,在樹立正確的國家安全觀的同時,也有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義務和責任。」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考量,漢鼎娃在老師的引導下早早行動了起來。校園裡不僅隨處可見關於國家安全的各類宣傳單張,還有很多孩子們製作的海報。

哪怕適逢學校的模擬考試,孩子們仍不減參與活動的熱情。據悉,關於國家安全的知識問答比賽總共回收了百餘份答卷,很多低年級的學生都踴躍參與。儘管題目比較難,但全校平均分仍在76%左右,有相當一部分小學生和中學生都拿了滿分的成績。

其實,漢鼎書院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並不僅限於4月15日這一日。國家安全教育也並不只是學習憲法、香港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便足矣,而是應將愛國教育、民族文化身份的認同與日常教學活動相關聯,從而增加學生對國家安全的認識、增進孩子的國民身份認知

     

「一方面我們想通過IB或是劍橋課程讓學生們成為有國際視野的世界公民,另一方面也想通過這類增進孩子們對民族文化身份認同的活動,培養學生作為華夏子孫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讓他們在走向世界時牢記自己的根,為祖國未來的發展做貢獻。」趙老師解釋道。

       

因此,在漢鼎這所以「民族文化身份的認同」為立校三大基石之一的國際課程學校,「家國教育」一直融匯在各科的課程設計及校園活動當中

           

例如,多元化的中文課程設置堅持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核心,也充分考慮和尊重了國際化的需求。中文學科的教學語言為普通話,寫簡識繁。學校在小學及初中階段採用內地人教版部編本教材,並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標準來施行。而高中階段的中文課程則按照IBDP的最高標準來實施。學生需在IB指定書單中,研讀包括蘇軾的詞選、歐陽修的散文、湯顯祖的戲劇等數十本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品,以培養他們文學鑒賞的眼光以及批判性思維

在課程活動安排上,漢鼎的UOI探索課程更是將中國傳統的文化符號和意象設計於其中,讓孩子們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同時喚起了他們工匠精神和人文情懷。例如,在「萬物啟蒙」的UOI活動中,孩子們從「茶」、「石」、「竹」、「瓷」、「紙」、「布」進行探索。融匯中文、科學、人文、藝術等學習領域的「萬物啟蒙」,讓孩子們在完整的時空中遊歷中國文化、自然感知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意象,從而培育出具有全人素養的世界公民

       

漢鼎還將誦讀中文經典規劃成了一門「必修課」。尤其是鼓勵學生誦讀《日有所誦》、《中華經典素讀本》等教材,也成為了漢鼎書院中文課程的一大特色。從一年級的童謠童詩,到高年級的唐詩宋詞元曲、文言文,漢鼎不求學生能出口成章,而是希望在反復的吟誦、咀嚼、品味中,他們能形成強勢的思維語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審美情趣,真正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

     

另外,學校還異常重視孩子們對中國歷史課的學習。學校為七至九年級學生而設的中國歷史課,一周兩節,內容涵蓋了從夏商週一直到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的內容。務求讓孩子充分瞭解自己的母國歷史與文化,形成正確而合適的自我定位和民族意識

       

春節、中秋等中國傳統節日更是令孩子們中國情懷落地生根的好時機。漢鼎書院舉辦的「中國文化之夜」的晚會上,既有各年級漢鼎學子的古詩詞朗誦、吟唱,又有中國民間傳統曲藝表演;舞獅、民族音樂演奏、漢服秀更是讓每一位漢鼎學子自豪於自己中國人的身份

           

一些重要的日子,例如國慶節、512全國防災減災日、南京大屠殺全國公祭日、全國中小學安全教育日、全國交通安全日等,學校都會安排特別的集會和班會活動,建構學生的國家觀念及國民身份認同,以達致「以國為榮、為國爭光」

港漂圈曾在去年11月發佈一份名為《港漂群體引入內地辦學機構需求調查報告》,當中指出:「香港自修例風波以來,政治入校園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家國教育欠缺』是近八成半受訪者對香港教育最大的顧慮。逾百人在回復中提及教師歧視內地家庭背景、將政治觀點帶入校園等問題。」

             

好在伴隨香港國安法的實施、國家安全教育的廣泛開展,香港的教育也逐步回到了正軌。

         

自建校至今,漢鼎書院對教育的初心和熱誠始終如一。這份堅持既得到越來越多學生與家長的認可,又有如前香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先生等教育界人士的肯定與寄望。我們希望在不斷壯大自我、吸引更多優秀學子入讀的同時,也能為推動香港教育正向發展出一份力

最新文章
国安教育在汉鼎:春风化雨入童心
发表于
2021-04-23

​2021年4月15日,是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也是香港特区自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的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在历经修例风波的动荡不安后,香港社会终于刮起了一股“国安教育”之风,而汉鼎书院也再一次将国安教育、爱国教育在校园中铺展开。

   

据汉鼎书院德育主任赵老师介绍,为了迎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到来,学校不仅有以宣传教育为主的主题班会,还有兼具互动性与趣味性的海报制作活动及知识问答比赛。

               

“我们希望这些活动与安排能让孩子们了解国家安全包含的十六个大方面其实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作为一个学生,在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的同时,也有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义务和责任。”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汉鼎娃在老师的引导下早早行动了起来。校园里不仅随处可见关于国家安全的各类宣传单张,还有很多孩子们制作的海报。

         

哪怕适逢学校的模拟考试,孩子们仍不减参与活动的热情。据悉,关于国家安全的知识问答比赛总共回收了百余份答卷,很多低年级的学生都踊跃参与。尽管题目比较难,但全校平均分仍在76%左右,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和中学生都拿了满分的成绩。

       

其实,汉鼎书院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并不仅限于4月15日这一日。国家安全教育也并不只是学习宪法、香港基本法和香港国安法便足矣,而是应将爱国教育、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与日常教学活动相关联,从而增加学生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增进孩子的国民身份认知

     

“一方面我们想通过IB或是剑桥课程让学生们成为有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另一方面也想通过这类增进孩子们对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活动,培养学生作为华夏子孙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他们在走向世界时牢记自己的根,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做贡献。”赵老师解释道。

       

因此,在汉鼎这所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为立校三大基石之一的国际课程学校,家国教育”一直融汇在各科的课程设计及校园活动当中

           

例如,多元化的中文课程设置坚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也充分考虑和尊重了国际化的需求。中文学科的教学语言为普通话,写简识繁。学校在小学及初中阶段采用内地人教版部编本教材,并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来施行。而高中阶段的中文课程则按照IBDP的最高标准来实施。学生需在IB指定书单中,研读包括苏轼的词选、欧阳修的散文、汤显祖的戏剧等数十本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以培养他们文学鉴赏的眼光以及批判性思维

         

在课程活动安排上,汉鼎的UOI探索课程更是将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和意象设计于其中,让孩子们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同时唤起了他们工匠精神和人文情怀。例如,在“万物启蒙”的UOI活动中,孩子们从“茶”、“石”、“竹”、“瓷”、“纸”、“布”进行探索。融汇中文、科学、人文、艺术等学习领域的“万物启蒙”,让孩子们在完整的时空中游历中国文化、自然感知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意象,从而培育出具有全人素养的世界公民

       

汉鼎还将诵读中文经典规划成了一门“必修课”。尤其是鼓励学生诵读《日有所诵》、《中华经典素读本》等教材,也成为了汉鼎书院中文课程的一大特色。从一年级的童谣童诗,到高年级的唐诗宋词元曲、文言文,汉鼎不求学生能出口成章,而是希望在反复的吟诵、咀嚼、品味中,他们能形成强势的思维语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真正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另外,学校还异常重视孩子们对中国历史课的学习。学校为七至九年级学生而设的中国历史课,一周两节,内容涵盖了从夏商周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的内容。务求让孩子充分了解自己的母国历史与文化,形成正确而合适的自我定位和民族意识

       

春节、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更是令孩子们中国情怀落地生根的好时机。汉鼎书院举办的“中国文化之夜”的晚会上,既有各年级汉鼎学子的古诗词朗诵、吟唱,又有中国民间传统曲艺表演;舞狮、民族音乐演奏、汉服秀更是让每一位汉鼎学子自豪于自己中国人的身份

           

一些重要的日子,例如国庆节、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南京大屠杀全国公祭日、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全国交通安全日等,学校都会安排特别的集会和班会活动,建构学生的国家观念及国民身份认同,以达致“以国为荣、为国争光”

                   

港漂圈曾在去年11月发布一份名为《港漂群体引入内地办学机构需求调查报告》,当中指出:“香港自修例风波以来,政治入校园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家国教育欠缺』是近八成半受访者对香港教育最大的顾虑。逾百人在回复中提及教师歧视内地家庭背景、将政治观点带入校园等问题。”

             

好在伴随香港国安法的实施、国家安全教育的广泛开展,香港的教育也逐步回到了正轨。

         

自建校至今,汉鼎书院对教育的初心和热诚始终如一。这份坚持既得到越来越多学生与家长的认可,又有如前香港教育局局长吴克俭先生等教育界人士的肯定与寄望。我们希望在不断壮大自我、吸引更多优秀学子入读的同时,也能为推动香港教育正向发展出一份力

Latest Articles
國安教育在漢鼎:春風化雨入童心
Published on
Apr 23, 2021
Chinese version only

​2021年4月15日,是第六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也是香港特區自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的首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在歷經修例風波的動盪不安後,香港社會終於刮起了一股「國安教育」之風,而漢鼎書院也再一次將國安教育、愛國教育在校園中鋪展開。

據漢鼎書院德育主任趙老師介紹,為了迎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到來,學校不僅有以宣傳教育為主的主題班會,還有兼具互動性與趣味性的海報製作活動及知識問答比賽。

               

「我們希望這些活動與安排能讓孩子們了解國家安全包含的十六個大方面其實和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作為一個學生,在樹立正確的國家安全觀的同時,也有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義務和責任。」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考量,漢鼎娃在老師的引導下早早行動了起來。校園裡不僅隨處可見關於國家安全的各類宣傳單張,還有很多孩子們製作的海報。

哪怕適逢學校的模擬考試,孩子們仍不減參與活動的熱情。據悉,關於國家安全的知識問答比賽總共回收了百餘份答卷,很多低年級的學生都踴躍參與。儘管題目比較難,但全校平均分仍在76%左右,有相當一部分小學生和中學生都拿了滿分的成績。

其實,漢鼎書院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並不僅限於4月15日這一日。國家安全教育也並不只是學習憲法、香港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便足矣,而是應將愛國教育、民族文化身份的認同與日常教學活動相關聯,從而增加學生對國家安全的認識、增進孩子的國民身份認知

     

「一方面我們想通過IB或是劍橋課程讓學生們成為有國際視野的世界公民,另一方面也想通過這類增進孩子們對民族文化身份認同的活動,培養學生作為華夏子孫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讓他們在走向世界時牢記自己的根,為祖國未來的發展做貢獻。」趙老師解釋道。

       

因此,在漢鼎這所以「民族文化身份的認同」為立校三大基石之一的國際課程學校,「家國教育」一直融匯在各科的課程設計及校園活動當中

           

例如,多元化的中文課程設置堅持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核心,也充分考慮和尊重了國際化的需求。中文學科的教學語言為普通話,寫簡識繁。學校在小學及初中階段採用內地人教版部編本教材,並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標準來施行。而高中階段的中文課程則按照IBDP的最高標準來實施。學生需在IB指定書單中,研讀包括蘇軾的詞選、歐陽修的散文、湯顯祖的戲劇等數十本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品,以培養他們文學鑒賞的眼光以及批判性思維

在課程活動安排上,漢鼎的UOI探索課程更是將中國傳統的文化符號和意象設計於其中,讓孩子們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同時喚起了他們工匠精神和人文情懷。例如,在「萬物啟蒙」的UOI活動中,孩子們從「茶」、「石」、「竹」、「瓷」、「紙」、「布」進行探索。融匯中文、科學、人文、藝術等學習領域的「萬物啟蒙」,讓孩子們在完整的時空中遊歷中國文化、自然感知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意象,從而培育出具有全人素養的世界公民

       

漢鼎還將誦讀中文經典規劃成了一門「必修課」。尤其是鼓勵學生誦讀《日有所誦》、《中華經典素讀本》等教材,也成為了漢鼎書院中文課程的一大特色。從一年級的童謠童詩,到高年級的唐詩宋詞元曲、文言文,漢鼎不求學生能出口成章,而是希望在反復的吟誦、咀嚼、品味中,他們能形成強勢的思維語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審美情趣,真正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

     

另外,學校還異常重視孩子們對中國歷史課的學習。學校為七至九年級學生而設的中國歷史課,一周兩節,內容涵蓋了從夏商週一直到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的內容。務求讓孩子充分瞭解自己的母國歷史與文化,形成正確而合適的自我定位和民族意識

       

春節、中秋等中國傳統節日更是令孩子們中國情懷落地生根的好時機。漢鼎書院舉辦的「中國文化之夜」的晚會上,既有各年級漢鼎學子的古詩詞朗誦、吟唱,又有中國民間傳統曲藝表演;舞獅、民族音樂演奏、漢服秀更是讓每一位漢鼎學子自豪於自己中國人的身份

           

一些重要的日子,例如國慶節、512全國防災減災日、南京大屠殺全國公祭日、全國中小學安全教育日、全國交通安全日等,學校都會安排特別的集會和班會活動,建構學生的國家觀念及國民身份認同,以達致「以國為榮、為國爭光」

港漂圈曾在去年11月發佈一份名為《港漂群體引入內地辦學機構需求調查報告》,當中指出:「香港自修例風波以來,政治入校園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家國教育欠缺』是近八成半受訪者對香港教育最大的顧慮。逾百人在回復中提及教師歧視內地家庭背景、將政治觀點帶入校園等問題。」

             

好在伴隨香港國安法的實施、國家安全教育的廣泛開展,香港的教育也逐步回到了正軌。

         

自建校至今,漢鼎書院對教育的初心和熱誠始終如一。這份堅持既得到越來越多學生與家長的認可,又有如前香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先生等教育界人士的肯定與寄望。我們希望在不斷壯大自我、吸引更多優秀學子入讀的同時,也能為推動香港教育正向發展出一份力

Sorry, your browser is out of date

We've noticed you're currently using an old version of IE.
We really recommend you update your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