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
sc
en
最新文章
抓住稍縱即逝的教育契機
發表於
2021-04-16

這是漢鼎書院十一年級的一節全球視野課,胡博士正在和學生就「快時尚」的話題展開熱烈的討論。

   

在與傳統的時尚工業比較後,胡博士順口說道:「你或許對此一無所知,然而,其實全球最頂尖的幾十位甚至十幾位時裝設計師就決定了這個年度中,整個世界的人穿什麼衣服。」

   

不曾想,這句非關宏旨的無心之語卻引發了一場小波瀾——一個學生跳出來激動地一連三問道:「憑什麼呀?」

   

「學生的這一反應完全在我的預期之外,因為這堂課的學習目標原本是反思快時尚行業帶來的諸多環保和商業倫理問題。這位學生激情澎湃地表達了他對『時尚界大佬的影響力無遠弗屆』的不忿,卻完全偏離了預計的上課軌道。」胡博士笑言,「所以,當時我只是簡單地答了幾句,儘快把課堂拉回到既定範圍裡去。但當天晚上,以及之後的幾天,這個小事件卻一直在我心上徘徊,總有個聲音在說:『那個問題蘊含著一份激情,不能輕易地無視或敷衍過去。那裡面一定有什麼東西可深挖⋯⋯』」

       

於是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胡博士便精心準備了兩節全球視野課,從學生問的那句「憑什麼呀」出發,引古喻今,條分縷析,把孩子們的困惑投放到歷史長河中,用前人的哲學思想去啟發他們深層次的思考。

         

「事實證明,那是整年度裡教學效果最好的兩堂課。學生的激烈討論說明他們對這個話題深感興趣,而他們的表情也證明了他們確實從中收穫了深思。」胡博士說道,直到一年之後,仍有學生在寫作論文時告訴她,「老師,我們不是學過麼,其實我們的思想不是我們以為的『自己的思想』,我們要去分辨清楚,無論對或不對,每一個想法從何而來,受到哪些思潮和現成事物的影響。」胡博士笑言,「那一刻我真是特別高興。」

       

那麼胡博士在這兩節「計劃外」的全球視野課上到底教了什麼呢?從《穿普拉達的惡魔》的電影中一段著名的對白開始,胡博士啟發學生們思考:一個毫不關心時尚業的人士,其穿著形貌已然不自覺地處於時尚巨頭的藝術影響力之下。於此類似,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應對、想法、概念、行為,並非自然而然,或純以個人意志而形成,而是已經受到千百位有影響力人物的影響。

       

胡博士解釋道,「這些影響既可以來自遼遠之空間,如米蘭的頂級時裝設計師可以影響泰國普通餐廳服務員的服飾風格;亦可以來自空闊之時間,如文藝復興時期思想家托馬斯•莫爾與今日普通人所堅信的人人平等的觀念亦有千絲萬縷的傳承關係。」

       

「孩子們可能從來沒有反思過自己的每個觀點、想法是從何而來,而這兩節課的目的就在這裡——讓學生們去認識我們心中的冰川,海面之上那些肉眼可見的壯麗部分,以及更重要的,海面之下無聲沈潛卻恆常亘古的部分。我們的思想其來有自,我們應該學會自覺地追溯我們行為與觀念的由來,以此接觸、景仰偉大的思想和創造,並最終錨定我們自身在這世界與時空裡的位置。」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達到劍橋全球視野課的目標:鼓勵學生對全球問題的認知、在合作中探索這些問題的解決方式,鼓勵學生培育對人類經驗與情感的共情。

     

在事後總結這次「小意外」而引發的兩節課時,胡博士說道:「『Question moments(問題時刻)』雖然出現得突然,但是『Teachable moments(教育契機)』卻可以精心設計。」她也特意在漢鼎的教師發展日上,以此為例,與其他老師分享「如何捕捉教育契機」。

         

事實上,在漢鼎因材施教的課堂上,老師的教案不是劇本,上課也並非彩排。像發生在胡博士教學活動中的一點小意外,正是一次絕佳的因材施教的機會。這種教育的契機,往往可遇而不可求。有時候學生在堂上的一句無心之言,一點小錯誤,一個小追問,只要老師帶著敏銳的觀察力和教育的智慧,都可以促成一次潤物細無聲的教育。

     

既然「問題時刻」不可控,那麼稍縱即逝的「教育契機」要如何把握呢?胡博士認為,老師首先要對學生相當了解,當他們提問時,要迅速找出他們真正想問的是什麼。

         

「例如,那個問出『憑什麼呢』的學生,平時理科表現得非常突出,人文學科相對而言還有進步空間,閱讀習慣也待持續養成。當他如此激動地問出這則問題時,恰好說明了他遇上了以理工科知識不足以解釋的難題,而他在人文領域的儲備又不足以幫助他回答這個問題。這並非他一個人的困惑,而有相當的普遍性,所以我才會停下來釋疑,並開設了兩節延伸課,就是為了讓同學們能夠心悅誠服地理解人文學科的重要性。」

       

當然,抓住教育的契機並非天馬行空地教學,老師依然得緊跟教學目標,用豐富的知識儲備對孩子加以啟發與引導。

       

教育的契機不單發生在課堂上,課下,老師也可以加以利用為孩子們排憂解難。主教中高年級數學課程的陳老師便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時常會有學生在課下主動找陳老師聊天,訴說最近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或是煩惱。「這個年齡段的不少孩子已經開始有些哲學性的思考、對世界也有個比較清醒的認識,但他們往往很難用語言表達出來。也正因此,有些學生會覺得自己很孤單,感覺周邊人都不能理解自己。」陳老師說道,「我有個學生就是覺得自己沒法和父母溝通,甚至常爭執,他認為他的所思所想大人根本不懂,說了也沒用。」

       

陳老師說,當時那位學生便是在課間聊天時,無意中說起自己的這件煩心事。陳老師意識到這個學生說到的問題其實已經觸及到哲學方面的內容,便順勢來了一場交心聊天。

         

「他知道與他人相處不可能每一次都很溫和,有衝突很正常,但總歸會達到平衡。但是他卻不知道要怎麼去應對失衡,也不懂要如何表達自己。」陳老師說道,「這個學生有個哲學家的腦袋,但是在日常交流中還是有些膽怯。」於是,陳老師便抓住機會,先肯定了這個孩子的觀點,然後用蔣勳在《吳哥之美》裡提到的一則印度神話故事《攪乳海》去引導他。

         

「這個世界應該是平衡的,但是衆神會在善惡兩邊互相拉扯。而世界在不停拉扯時,乳海中會出現很多泡沫,每一個泡沫的破裂都預示著新生命、新境遇的出現。人生也是一樣,我們不停在善惡之間平衡,而生命總是不斷往前。我們不停遇到新生的事物、有新的境遇,這些都應該是值得我們喜悅的。」

聽完陳老師的一席話,那位「小哲學家」有了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陳老師便繼續針對孩子和父母的衝突再一一舉例應該如何化解、如何自我調整心態。

       

《禮記·學記》有雲:「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其中,「當其可之謂時」意思是在接受教育的適當時機對學生加以引導,就是合乎時宜。這正是指抓住轉瞬即逝的教育契機,讓孩子困頓的思緒撥開雲霧見青天。

           

也許,抓住契機的當下不會立竿見影看到顯著的學習成果,但是,哪怕是對某個學生有那麼一點觸動,孩子真正的成長就已埋下了契機。教育之路悠遠綿長,一棵棵小芽在老師們的關懷下,靜待破土與生發。

最新文章
抓住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
发表于
2021-04-16

这是汉鼎书院十一年级的一节全球视野课,胡博士正在和学生就“快时尚”的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在与传统的时尚工业比较后,胡博士顺口说道:“你或许对此一无所知,然而,其实全球最顶尖的几十位甚至十几位时装设计师就决定了这个年度中,整个世界的人穿什么衣服。”

   

不曾想,这句非关宏旨的无心之语却引发了一场小波澜——一个学生跳出来激动地一连三问道:“凭什么呀?”

   

“学生的这一反应完全在我的预期之外,因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原本是反思快时尚行业带来的诸多环保和商业伦理问题。这位学生激情澎湃地表达了他对‘时尚界大佬的影响力无远弗届’的不忿,却完全偏离了预计的上课轨道。”胡博士笑言,“所以,当时我只是简单地答了几句,尽快把课堂拉回到既定范围里去。但当天晚上,以及之后的几天,这个小事件却一直在我心上徘徊,总有个声音在说:‘那个问题蕴含着一份激情,不能轻易地无视或敷衍过去。那里面一定有什么东西可深挖⋯⋯’”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胡博士便精心准备了两节全球视野课,从学生问的那句“凭什么呀”出发,引古喻今,条分缕析,把孩子们的困惑投放到历史长河中,用前人的哲学思想去启发他们深层次的思考。

         

“事实证明,那是整年度里教学效果最好的两堂课。学生的激烈讨论说明他们对这个话题深感兴趣,而他们的表情也证明了他们确实从中收获了深思。”胡博士说道,直到一年之后,仍有学生在写作论文时告诉她,“老师,我们不是学过么,其实我们的思想不是我们以为的‘自己的思想’,我们要去分辨清楚,无论对或不对,每一个想法从何而来,受到哪些思潮和现成事物的影响。”胡博士笑言,“那一刻我真是特别高兴。”

       

那么胡博士在这两节“计划外”的全球视野课上到底教了什么呢?从《穿普拉达的恶魔》的电影中一段著名的对白开始,胡博士启发学生们思考:一个毫不关心时尚业的人士,其穿着形貌已然不自觉地处于时尚巨头的艺术影响力之下。于此类似,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对、想法、概念、行为,并非自然而然,或纯以个人意志而形成,而是已经受到千百位有影响力人物的影响。

       

胡博士解释道,“这些影响既可以来自辽远之空间,如米兰的顶级时装设计师可以影响泰国普通餐厅服务员的服饰风格;亦可以来自空阔之时间,如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托马斯•莫尔与今日普通人所坚信的人人平等的观念亦有千丝万缕的传承关系。”

       

“孩子们可能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的每个观点、想法是从何而来,而这两节课的目的就在这里——让学生们去认识我们心中的冰川,海面之上那些肉眼可见的壮丽部分,以及更重要的,海面之下无声沈潜却恒常亘古的部分。我们的思想其来有自,我们应该学会自觉地追溯我们行为与观念的由来,以此接触、景仰伟大的思想和创造,并最终锚定我们自身在这世界与时空里的位置。”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剑桥全球视野课的目标:鼓励学生对全球问题的认知、在合作中探索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鼓励学生培育对人类经验与情感的共情。

     

在事后总结这次“小意外”而引发的两节课时,胡博士说道:“‘Question moments(问题时刻)’虽然出现得突然,但是‘Teachable moments(教育契机)’却可以精心设计。”她也特意在汉鼎的教师发展日上,以此为例,与其他老师分享“如何捕捉教育契机”。

         

事实上,在汉鼎因材施教的课堂上,老师的教案不是剧本,上课也并非彩排。像发生在胡博士教学活动中的一点小意外,正是一次绝佳的因材施教的机会。这种教育的契机,往往可遇而不可求。有时候学生在堂上的一句无心之言,一点小错误,一个小追问,只要老师带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教育的智慧,都可以促成一次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既然“问题时刻”不可控,那么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要如何把握呢?胡博士认为,老师首先要对学生相当了解,当他们提问时,要迅速找出他们真正想问的是什么。

         

“例如,那个问出‘凭什么呢’的学生,平时理科表现得非常突出,人文学科相对而言还有进步空间,阅读习惯也待持续养成。当他如此激动地问出这则问题时,恰好说明了他遇上了以理工科知识不足以解释的难题,而他在人文领域的储备又不足以帮助他回答这个问题。这并非他一个人的困惑,而有相当的普遍性,所以我才会停下来释疑,并开设了两节延伸课,就是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心悦诚服地理解人文学科的重要性。”

       

当然,抓住教育的契机并非天马行空地教学,老师依然得紧跟教学目标,用丰富的知识储备对孩子加以启发与引导。

       

教育的契机不单发生在课堂上,课下,老师也可以加以利用为孩子们排忧解难。主教中高年级数学课程的陈老师便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时常会有学生在课下主动找陈老师聊天,诉说最近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或是烦恼。“这个年龄段的不少孩子已经开始有些哲学性的思考、对世界也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但他们往往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正因此,有些学生会觉得自己很孤单,感觉周边人都不能理解自己。”陈老师说道,“我有个学生就是觉得自己没法和父母沟通,甚至常争执,他认为他的所思所想大人根本不懂,说了也没用。”

       

陈老师说,当时那位学生便是在课间聊天时,无意中说起自己的这件烦心事。陈老师意识到这个学生说到的问题其实已经触及到哲学方面的内容,便顺势来了一场交心聊天。

         

“他知道与他人相处不可能每一次都很温和,有冲突很正常,但总归会达到平衡。但是他却不知道要怎么去应对失衡,也不懂要如何表达自己。”陈老师说道,“这个学生有个哲学家的脑袋,但是在日常交流中还是有些胆怯。”于是,陈老师便抓住机会,先肯定了这个孩子的观点,然后用蒋勋在《吴哥之美》里提到的一则印度神话故事《搅乳海》去引导他。

         

“这个世界应该是平衡的,但是众神会在善恶两边互相拉扯。而世界在不停拉扯时,乳海中会出现很多泡沫,每一个泡沫的破裂都预示着新生命、新境遇的出现。人生也是一样,我们不停在善恶之间平衡,而生命总是不断往前。我们不停遇到新生的事物、有新的境遇,这些都应该是值得我们喜悦的。”

听完陈老师的一席话,那位“小哲学家”有了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陈老师便继续针对孩子和父母的冲突再一一举例应该如何化解、如何自我调整心态。

       

《礼记·学记》有云:“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其中,“当其可之谓时”意思是在接受教育的适当时机对学生加以引导,就是合乎时宜。这正是指抓住转瞬即逝的教育契机,让孩子困顿的思绪拨开云雾见青天。

           

也许,抓住契机的当下不会立竿见影看到显著的学习成果,但是,哪怕是对某个学生有那么一点触动,孩子真正的成长就已埋下了契机。教育之路悠远绵长,一棵棵小芽在老师们的关怀下,静待破土与生发。

Latest Articles
抓住稍縱即逝的教育契機
Published on
Apr 16, 2021
Chinese version only

這是漢鼎書院十一年級的一節全球視野課,胡博士正在和學生就「快時尚」的話題展開熱烈的討論。

   

在與傳統的時尚工業比較後,胡博士順口說道:「你或許對此一無所知,然而,其實全球最頂尖的幾十位甚至十幾位時裝設計師就決定了這個年度中,整個世界的人穿什麼衣服。」

   

不曾想,這句非關宏旨的無心之語卻引發了一場小波瀾——一個學生跳出來激動地一連三問道:「憑什麼呀?」

   

「學生的這一反應完全在我的預期之外,因為這堂課的學習目標原本是反思快時尚行業帶來的諸多環保和商業倫理問題。這位學生激情澎湃地表達了他對『時尚界大佬的影響力無遠弗屆』的不忿,卻完全偏離了預計的上課軌道。」胡博士笑言,「所以,當時我只是簡單地答了幾句,儘快把課堂拉回到既定範圍裡去。但當天晚上,以及之後的幾天,這個小事件卻一直在我心上徘徊,總有個聲音在說:『那個問題蘊含著一份激情,不能輕易地無視或敷衍過去。那裡面一定有什麼東西可深挖⋯⋯』」

       

於是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胡博士便精心準備了兩節全球視野課,從學生問的那句「憑什麼呀」出發,引古喻今,條分縷析,把孩子們的困惑投放到歷史長河中,用前人的哲學思想去啟發他們深層次的思考。

         

「事實證明,那是整年度裡教學效果最好的兩堂課。學生的激烈討論說明他們對這個話題深感興趣,而他們的表情也證明了他們確實從中收穫了深思。」胡博士說道,直到一年之後,仍有學生在寫作論文時告訴她,「老師,我們不是學過麼,其實我們的思想不是我們以為的『自己的思想』,我們要去分辨清楚,無論對或不對,每一個想法從何而來,受到哪些思潮和現成事物的影響。」胡博士笑言,「那一刻我真是特別高興。」

       

那麼胡博士在這兩節「計劃外」的全球視野課上到底教了什麼呢?從《穿普拉達的惡魔》的電影中一段著名的對白開始,胡博士啟發學生們思考:一個毫不關心時尚業的人士,其穿著形貌已然不自覺地處於時尚巨頭的藝術影響力之下。於此類似,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應對、想法、概念、行為,並非自然而然,或純以個人意志而形成,而是已經受到千百位有影響力人物的影響。

       

胡博士解釋道,「這些影響既可以來自遼遠之空間,如米蘭的頂級時裝設計師可以影響泰國普通餐廳服務員的服飾風格;亦可以來自空闊之時間,如文藝復興時期思想家托馬斯•莫爾與今日普通人所堅信的人人平等的觀念亦有千絲萬縷的傳承關係。」

       

「孩子們可能從來沒有反思過自己的每個觀點、想法是從何而來,而這兩節課的目的就在這裡——讓學生們去認識我們心中的冰川,海面之上那些肉眼可見的壯麗部分,以及更重要的,海面之下無聲沈潛卻恆常亘古的部分。我們的思想其來有自,我們應該學會自覺地追溯我們行為與觀念的由來,以此接觸、景仰偉大的思想和創造,並最終錨定我們自身在這世界與時空裡的位置。」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達到劍橋全球視野課的目標:鼓勵學生對全球問題的認知、在合作中探索這些問題的解決方式,鼓勵學生培育對人類經驗與情感的共情。

     

在事後總結這次「小意外」而引發的兩節課時,胡博士說道:「『Question moments(問題時刻)』雖然出現得突然,但是『Teachable moments(教育契機)』卻可以精心設計。」她也特意在漢鼎的教師發展日上,以此為例,與其他老師分享「如何捕捉教育契機」。

         

事實上,在漢鼎因材施教的課堂上,老師的教案不是劇本,上課也並非彩排。像發生在胡博士教學活動中的一點小意外,正是一次絕佳的因材施教的機會。這種教育的契機,往往可遇而不可求。有時候學生在堂上的一句無心之言,一點小錯誤,一個小追問,只要老師帶著敏銳的觀察力和教育的智慧,都可以促成一次潤物細無聲的教育。

     

既然「問題時刻」不可控,那麼稍縱即逝的「教育契機」要如何把握呢?胡博士認為,老師首先要對學生相當了解,當他們提問時,要迅速找出他們真正想問的是什麼。

         

「例如,那個問出『憑什麼呢』的學生,平時理科表現得非常突出,人文學科相對而言還有進步空間,閱讀習慣也待持續養成。當他如此激動地問出這則問題時,恰好說明了他遇上了以理工科知識不足以解釋的難題,而他在人文領域的儲備又不足以幫助他回答這個問題。這並非他一個人的困惑,而有相當的普遍性,所以我才會停下來釋疑,並開設了兩節延伸課,就是為了讓同學們能夠心悅誠服地理解人文學科的重要性。」

       

當然,抓住教育的契機並非天馬行空地教學,老師依然得緊跟教學目標,用豐富的知識儲備對孩子加以啟發與引導。

       

教育的契機不單發生在課堂上,課下,老師也可以加以利用為孩子們排憂解難。主教中高年級數學課程的陳老師便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時常會有學生在課下主動找陳老師聊天,訴說最近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或是煩惱。「這個年齡段的不少孩子已經開始有些哲學性的思考、對世界也有個比較清醒的認識,但他們往往很難用語言表達出來。也正因此,有些學生會覺得自己很孤單,感覺周邊人都不能理解自己。」陳老師說道,「我有個學生就是覺得自己沒法和父母溝通,甚至常爭執,他認為他的所思所想大人根本不懂,說了也沒用。」

       

陳老師說,當時那位學生便是在課間聊天時,無意中說起自己的這件煩心事。陳老師意識到這個學生說到的問題其實已經觸及到哲學方面的內容,便順勢來了一場交心聊天。

         

「他知道與他人相處不可能每一次都很溫和,有衝突很正常,但總歸會達到平衡。但是他卻不知道要怎麼去應對失衡,也不懂要如何表達自己。」陳老師說道,「這個學生有個哲學家的腦袋,但是在日常交流中還是有些膽怯。」於是,陳老師便抓住機會,先肯定了這個孩子的觀點,然後用蔣勳在《吳哥之美》裡提到的一則印度神話故事《攪乳海》去引導他。

         

「這個世界應該是平衡的,但是衆神會在善惡兩邊互相拉扯。而世界在不停拉扯時,乳海中會出現很多泡沫,每一個泡沫的破裂都預示著新生命、新境遇的出現。人生也是一樣,我們不停在善惡之間平衡,而生命總是不斷往前。我們不停遇到新生的事物、有新的境遇,這些都應該是值得我們喜悅的。」

聽完陳老師的一席話,那位「小哲學家」有了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陳老師便繼續針對孩子和父母的衝突再一一舉例應該如何化解、如何自我調整心態。

       

《禮記·學記》有雲:「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其中,「當其可之謂時」意思是在接受教育的適當時機對學生加以引導,就是合乎時宜。這正是指抓住轉瞬即逝的教育契機,讓孩子困頓的思緒撥開雲霧見青天。

           

也許,抓住契機的當下不會立竿見影看到顯著的學習成果,但是,哪怕是對某個學生有那麼一點觸動,孩子真正的成長就已埋下了契機。教育之路悠遠綿長,一棵棵小芽在老師們的關懷下,靜待破土與生發。

Sorry, your browser is out of date

We've noticed you're currently using an old version of IE.
We really recommend you update your browser.